[实用新型]一种钻孔桩深度测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5002.6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3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锋;戴大军;仇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深度 测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桩深度测量结构,涉及市政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探头,测量探头的一端固定有测量线,测量线远离测量探头的一端设置有测力计,测量线的表侧还设置有刻度线。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增设测力计,工作人员根据测力计测量的数据判断测量探头是否到达钻孔桩的底壁,再通过测量线上的刻度线读取数据,完成测量,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钻孔桩深度测量结构。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
目前,在实际中,工作人员通常采用测量探头和测量线,测量线的一端与测量探头的一端固定,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测量线远离测量探头的一端,将测量探头缓慢的下降到钻孔桩中,工作人员通过感觉测量探头的重量来判断测量探头是否到达钻孔桩的底壁。
上述测量方式中,由于测量数据通过工作人员的手感来确定,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也容易出现判断不准确的情况,造成数据误差,影响后期的工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桩深度测量结构,其具有提高测量准确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孔桩深度测量结构,包括测量探头,所述测量探头的一端固定有测量线,所述测量线远离所述测量探头的一端设置有测力计,所述测量线的表侧还设置有刻度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测力计显示测量线的受力情况,即测量线和测量探头的重力,工作人员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判断测量探头是否到达钻孔桩的底壁,若测量探头到达钻孔桩的底壁,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小;调整测量线下降到钻孔桩内的距离,使得测量探头处于临界处,即测量探头远离测量线的一端刚好与钻孔桩底壁接触;调整好后,根据测量线上的刻度线读取数据,即可知钻孔桩的深度,完成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测力计靠近所述测量探头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所述测量线绕过所述定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手持绕过定滑轮的测量线,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将手臂放在钻孔桩的上方就能够进行测量,避免测量线落入钻孔桩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用于将所述定滑轮固定在钻孔桩的开口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定位架用于固定定滑轮的位置,使得定滑轮在测量中不易移动,测量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包括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为所述测量探头与所述测量线的实际长度,所述第二刻度线为钻孔桩的实际深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第一刻度线方便工作人员判断测量线的长度是否能够完成本次测量,第二刻度线方便工作人员直接读取钻孔桩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线远离所述测量探头的一端固定有用于收纳所述测量线的收放线盘,所述测力计位于所述收放线盘远离所述测量线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收放线盘方便工作人员测量时放线,测量后收线并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收放线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收放所述测量线的手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手轮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收放线盘,实现收线、放线和收纳等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探头靠近所述测量线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测量线的吊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吊环方便工作人员将测量线连接到测量探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