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3744.5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曾焘;陈忠凯;吴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底部 可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包括外套杆和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杆的上部爬架主梁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将内杆插入外套杆中,并通过调节内杆插入深度调整离墙间距,实现调节功能,从而保证操作人员操作时离墙距离,保障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主要材料为钢管、钢片、花纹钢板、螺栓,均具有材料易得、加工及安装难度低、构造简单、安全可靠、易于上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爬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适用于外轮廓复杂,线条繁复的建筑,便于控制操作平台离墙距离。
背景技术
在爬架安装过程中,一方面为使后续爬升时便于控制,一般采取直线型布置,减少非必要折角,折角过多将导致架体整体爬升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因现代建筑设计线条复杂,尺寸不一,造成爬架架体布设时离墙间距难以统一,不便于后续施工操作,离墙距离过大影响施工安全性,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从爬架架体安装的方便性、安全性,并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适用性出发,综合考虑经济性、可周转性等,故采取该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经济实用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包括外套杆和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杆由一根方管及两片钢片焊接而成,方管上间隔一定距离焊有两片钢片,每片钢片中部穿孔,两根爬架主梁放在方管上且分别与相应的钢片紧靠,通过螺栓穿过每片钢片中部的穿孔与每根爬架主梁连接固定;内杆由另一根方管及另一钢片焊接而成,另一根方管的一端上垂直焊接有另一钢片,另一钢片中部穿孔,另一方管的另一端能伸入到外套杆的方管内,通过调节内杆的另一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外套杆的方管中的长度能实现调整爬架离墙距离,然后再采用顶紧螺栓穿过外套杆顶紧内杆上进行固定,一根爬架挑梁放在另一根方管上且与另一钢片紧靠,通过螺栓穿过另一钢片中部的穿孔与爬架挑梁连接固定;将花纹钢板铺设于爬架主梁与爬架挑梁上部,利用自攻钉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将内杆插入外套杆竖向钢管中,并通过内杆伸出长度,实现离墙距离的控制,保障后续施工操作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存在以下优点:①构造简单:由一个外套杆、一个内杆组成;②加工及安装难度低:降低工人加工及施工难度;③质量可靠:安装质量易于控制、检查;④材料易得:均为市面上常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杆和内杆连接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杆和内杆连接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杆和内杆连接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外套杆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内杆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立体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安装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3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与石墨烯结合的纳米氧化锌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