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通风盖板以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3318.1 | 申请日: | 201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王焕军;顾君杰;关真林;王菁;卞兴华;马带福;霍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H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岩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通风 盖板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通风盖板以及车辆,车辆的通风盖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侧与所述车辆的通风盖板安装板连接,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总成连接,所述本体设置有吸能结构。由此,通过设置吸能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风盖板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可以更好地保证驾驶室乘员安全,从而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通风盖板以及具有该车辆的通风盖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的通风盖板不能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容易使车辆内的零部件破碎,破碎的零部件容易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不能很好地保证驾驶室乘员安全。并且,通风盖板容易损坏,车辆发生碰撞后,需要重新更换通风盖板,通风盖板不能再次使用,导致通风盖板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通风盖板,以解决车辆发生碰撞时容易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通风盖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侧与所述车辆的通风盖板安装板连接,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车辆的前风挡玻璃总成连接,所述本体设置有吸能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吸能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和所述第二本体部之间,所述第一本体部连接在所述前风挡玻璃总成与所述吸能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本体部连接在所述通风盖板安装板与所述吸能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能结构包括:第一吸能部和第二吸能部,所述第一吸能部和所述第二吸能部均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和所述第二吸能部连接,所述第二吸能部具有雨刮轴配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和所述第二吸能部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包括:第一子吸能部、第二子吸能部和第三子吸能部,所述第二子吸能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吸能部和所述第三子吸能部之间,所述第一子吸能部和所述第三子吸能部朝向所述本体的外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能结构为橡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为硬质塑料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吸能结构的搭接长度为H,满足关系式:H≥3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通风盖板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通风盖板,通过设置吸能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风盖板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可以更好地保证驾驶室乘员安全,从而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通风盖板。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的通风盖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风盖板与前风挡玻璃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风盖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3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用防偏对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供暖用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