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2778.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6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郝培培;张静;张瑞;侯娟;吴贺;尹家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50/00;B01D53/00;B01D53/78;F28D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除杂箱,所述除杂箱靠近下端的外壁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除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管上方的过滤网板,所述除杂箱下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所述除杂箱上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底板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填充有净化液,所述净化箱左侧侧壁固定连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与净化箱固定连接的导气管,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净化箱上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废气进行有效降温,有效的提高了净化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大部分农药都属于有毒制剂,所以农药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废气。
在农药的的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中带有大量的杂质和有毒成分,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面积空气污染,所以需要对这些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现有技术直接对钢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但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导致废气处理时化学反应剧烈,剧烈的化学反应导致净化设备的安全性降低,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净化装置直接对高温废气进行净化较为不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除杂箱,所述除杂箱靠近下端的外壁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除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管上方的过滤网板,所述除杂箱下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所述除杂箱上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底板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填充有净化液,所述净化箱左侧侧壁固定连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与净化箱固定连接的导气管,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净化箱上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连接有降温机构;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的冷凝筒,所述冷凝筒外固定连通有多个冷却管,多个所述冷却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同一个第一连接管,多个所述冷却管的上端固定连通有同一个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壁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底板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上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管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水箱固定连通,所述水箱上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注水管。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靠近下侧的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冷凝筒左右两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的具体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废气处理用除杂降温装置,通过设置的降温机构,使用时,废气通过第一导管进入冷凝筒,控制水泵工作,水泵通过吸水管抽取水箱中的冷却液,冷却液经过进水管进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的冷却液流入多个冷却管中,当废气进过冷却管时,冷却管内的冷却液将废气中的热量带走,从而使废气的温度降低,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进入第一连接管,最红通过出水管流回水箱进行循环利用,本机构能够对废气进行有效降温,有效的提高了净化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2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