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衬拱顶注浆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1745.6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曲宏略;刘哲言;张新尚;郭德平;金理强;张晓龙;范小军;李博文;吴昆铭;胡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立刚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拱顶 注浆管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衬拱顶注浆管组件,包括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和副管平行间隔设置且管口平齐,所述主管长度与每环衬砌长度相适应,所述副管长度为主管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管体上均设有多个溢浆孔,所述溢浆孔在管体顶部且沿管体纵向间隔布置,且主管和副管上距离管口一定长度范围内不设溢浆孔,还包括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主管和副管底部且沿管体纵向间隔布置,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管口处连有注浆接头,所述注浆接头与注浆机管路适配。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注浆时形成假注浆现象,保证拱顶注浆充实,且浆液固化后与二衬混凝土粘结效果好,提高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衬拱顶注浆管组件。
背景技术
隧道二衬是相对初支来说的,当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在内侧浇筑混凝土,此过程一般采用二衬钢模台车来实现,最终成型后保证整体隧道的加固及美观,然而在二衬过程中拱顶处,因台车浇筑前后的弹性变形、混凝土收缩以及衬砌浇筑完成后泵送管道积存压力的瞬间释放和现场封堵不及时等而产生的混凝土缺失形成脱空空间。
为了解决二衬拱顶的脱空空间,通常是在二衬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注浆填充,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技术有径向注浆和纵向注浆两种,其中径向注浆是沿隧道径向预设两根管道,由于径向管道抵住了防水板,存在二衬浇筑过程中出现径向管道被抵紧之后捅破防水板的情况,致使注浆浆液从防水板背部溢出,因此实际施工中已不再采用径向注浆。目前大多是采用纵向注浆,而纵向注浆是沿隧道纵向预设两根管道,一根作为注浆管,另一根作为排气管,且注浆管和排气管长度相同,而注浆管全管身上呈梅花形布设溢浆孔,且两根管道为紧贴埋设,注浆时浆液会直接从管口溢出,形成假注浆现象,拱顶填充不密实,同时注浆浆液固化后与二衬混凝土粘结效果差,导致纵向注浆失败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二衬拱顶带模注浆时,纵向注浆容易形成假注浆现象,拱顶填充不密实,且浆液固化后与二衬混凝土粘结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二衬拱顶注浆管组件,该注浆管组件能够避免注浆时形成假注浆现象,且浆液固化后与二衬混凝土粘结效果好,提高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衬拱顶注浆管组件,包括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和副管平行间隔设置且管口平齐,所述主管长度与每环衬砌长度相适应,所述副管长度为主管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管体上均设有多个溢浆孔,所述溢浆孔在管体顶部且沿管体纵向间隔布置,且所述主管和副管在距离管口一定长度范围内不设溢浆孔,还包括用于固定主管和副管的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管体底部且沿管体纵向间隔布置,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管口处连有注浆接头,所述注浆接头与注浆机管路适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管和副管平行间隔设置且管口平齐,主管长度与每环衬砌长度相适应,副管长度为主管长度的三分之二,使得主管和副管埋设深度不一样,注浆时先主管后副管,形成后退式分段注浆;并且主管和副管的管体上均设有多个溢浆孔,溢浆孔在管体顶部且沿管体纵向间隔布置,可以使浆液从一个方向溢出,有利于注浆时排出空气,且溢浆孔在管体顶部与防水板贴合,可以避免二衬混凝土浇筑时堵塞溢浆孔;由于主管和副管在距离管口一定长度范围内不设溢浆孔,防止浆液在管口处直接溢出,不能有效注浆;并通过设置固定板及注浆接头,使用时便于对主管和副管进行固定,以及便于与注浆机管路进行连接,采用该二衬拱顶注浆管组件,可以保证拱顶注浆充实,防止因注浆不严实而产生拱顶脱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浆接头上还设有止浆阀。通过设置止浆阀,便于在注浆完成后进行封堵主管和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溢浆孔的孔径为5~8mm,且孔距间隔50~80cm。溢浆孔采用上述布置方案,可以保证注浆时管内有压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管和副管在距离管口300~500cm长度范围内不设溢浆孔,可以防止浆液在管口处直接溢出,不能有效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1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桃子专用套袋
- 下一篇:一种浮法玻璃配合料小料称量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