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点火枪前支撑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1030.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元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晶泽耐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7/22 | 分类号: | F23Q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142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点火 系统 火枪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点火枪前支撑环,安装于等离子体点火系统中的点火枪与一次风管之间,包括:所述前支撑环本体整体呈圆筒型,其外壁面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条螺旋槽;所述前支撑环本体套接于等离子点火枪管的出火端,其外壁面为前侧高后侧低的台阶面,并通过其前端外缘与一次风管内壁凸起环面的配合保证前支撑环本体不会向前飞出脱落。本实用新型通过异形体前支撑环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前端轴承支撑和风力分配调匀的作用,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工作稳定,另一方面通过高速旋转,把风送得更远、更分散、更均匀,使等离子体点火头的火焰呈旋转式喷射,长度达到25米到30米,火焰直径范围达到10米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点火枪前支撑环,属于等离子体点火系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等离子燃烧技术是指采用直流空气等离子体作为点火源,实现锅炉的冷态启动不用一滴油的无油点火的燃烧技术。等离子体具有促进燃烧的特性,等离子燃烧系统主要有燃烧系统、风粉系统、等离子发生器、电气系统、等离子空气系统以及等离子冷却水系统等。等离子燃烧技术已在国内200余台机组中得到应用,实例表明采用等离子燃烧装置的节油效果十分明显,特别适用于新建机组。
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包括:煤粉锅炉一次风中的风粉混合物在一级筒同碰到高温等离子体在5ms左右完成挥发份析出、碳粒气化、着火、高温逆反应等,在一级筒内入口200mm的距离一次风粉混合物已完全着火,放出热量约占煤粉的25%~35%时进入二级筒,在二级筒内与新的风粉混合物混合着火后进入三级筒,依次着火、火焰放大。
与传统的煤粉燃烧器不同,等离子燃烧器是借助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温(4000~12000K)等离子体来点燃煤粉的,属内燃型燃烧器,等离子燃烧器在煤粉进入燃烧器的初始阶段就用高温等离子体将煤粉点燃,煤粉在燃烧器内分级点燃、火焰逐级放大,可在燃烧器喷嘴处形成3~10米长的火焰。一般点燃的煤粉质量约5~15t/h之多,而等离子枪的功率仅50~300KW,这中间的窍门主要是分级点燃、火焰逐级放大。
当等离子体点火工作时,点火枪前端喷出强烈火焰,火焰焰心达摄氏2000度到3000度。但靠等离子发生器的喷射力只能达到1.5米-2.0米的距离,火焰范围直径不到1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点火枪前支撑环,通过高压风带动前支撑环的高速旋转,把高压风吹到锅炉中心部位,使火焰呈旋转式喷射,长度达到25米到30米,火焰直径范围达到10米以上。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等离子体点火系统点火枪前支撑环,安装于等离子体点火系统中的点火枪与一次风管之间,包括前支撑环本体;
其中,所述前支撑环本体整体呈圆筒型,其外壁面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条螺旋槽;所述前支撑环本体套接于等离子点火枪管的出火端,并通过其前端外缘与一次风管内壁凸起环面的配合保证前支撑环本体不会向前飞出脱落。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固定前支撑环安装位置,所述前支撑环本体的外壁面为前侧高后侧低的台阶面,这样其前端台阶具有更大的外缘面,通过更大的外缘台阶与一次风管内壁凸起环面的配合进一步保证前支撑环本体不会向前飞出脱落,并保持该环达到每分钟20000转以上的旋转速度,向前喷出高压螺旋强风。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面的前后台阶长度比例优选为6:4。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横截面优选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螺旋导程优选范围为200mm-300mm。如果该导程超过300mm,那螺旋的强度不够,喷出来的强风远度达不到15米,风机不够集中,扩散面积太大,火力就不会集中。如果导程过短,低于200mm,那螺旋强度太大,喷出来的旋转速度太快,远度同样达不到15米,而且风力太集中,没有扩散效果,点火面积就狭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晶泽耐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晶泽耐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1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同步注浆单双液浆自由转换系统
- 下一篇:防火报警开关外观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