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模具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0937.5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贾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国龙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模具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加工设备,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一,隔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框的内侧壁开设有进气孔,仓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轮,隔板一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通孔,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二,隔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滤层,隔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风机。该铸造模具加工设备,整体能够有效的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灰尘进行过滤,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灰尘会飞溅,工作人员吸入身体里会对身体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模具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模具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外表面的毛边进行磨光,现有的磨光方法都是工作人员将模具放置于桌面直接进行磨光,磨光产生的碎屑和灰尘会飞溅,工作人员吸入身体里会对身体造成损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加工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加工设备,具备能够将磨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灰尘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磨光产生的碎屑和灰尘会飞溅,工作人员吸入身体里会对身体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加工设备,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一,隔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框的内侧壁开设有进气孔。
仓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轮,隔板一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通孔,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二,隔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滤层,隔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二并延伸至隔板二的外部,仓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磁铁板,仓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排风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旋转电机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仓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持旋转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板,操作指示板呈长方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加工设备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滤网,滤网位于排风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对排风孔进行保护,避免加工设备在闲置的过程中昆虫通过排风孔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力导致加工设备倾倒或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机位于两组滤层之间,且引风机与滤层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整体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铸造模具加工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国龙,未经钟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0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危险废弃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举重训练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