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生产排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0104.9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铭百圣耐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26 | 分类号: | B28B1/26;B28B7/42;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生产排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外圈成型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电动滑轨,所述外圈成型槽的上方设置有内圈成型筒,所述内圈成型筒靠近上方的两侧均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内圈成型筒的一端与电动滑轨连接,所述内圈成型筒的上表面等距离的设置有四个立柱,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储浆斗,所述储浆斗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出浆管,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时内圈成型筒的下半部分可直接进入外圈成型槽的内部成型腔为内圈成型筒的下半部与外圈成型槽之间的缝隙,这就避免了成型槽的中心处也需要浆液的情况,避免了浆液被污染的情况,免去了吸液一步骤,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陶瓷生产排浆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排浆成型法,排浆成型是将浆料注入具有吸水性能的模具中放置一段时间,待模内壁吸附沉积形成一定厚度的坯体后,将剩余在中心部位的浆料液倒出,然后待模干燥,当坯体干燥收缩脱离后,即可脱模,取出坯体,坯体完成;
这样的排浆装置模具中心的浆液是不需要的,中心的浆液再次吸取回收后其内部的洁净度必然受到影响,并且吸液这一步也较为繁杂,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生产排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浆装置模具中心的浆液是不需要的,中心的浆液再次吸取回收后其内部的洁净度必然受到影响,并且吸液这一步也较为繁杂,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生产排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外圈成型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电动滑轨,所述外圈成型槽的上方设置有内圈成型筒,所述内圈成型筒靠近上方的两侧均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内圈成型筒的一端与电动滑轨连接,所述内圈成型筒的上表面等距离的设置有四个立柱,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储浆斗,所述储浆斗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出浆管。
优选的,所述出浆管包括总管,总管的上端与上盖固定连通,总管的下端连接有四个软支管,且软支管的下端与立柱相固定,且软支管的下端安装有排浆头。
优选的,所述储浆斗的上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上盖,且上盖的圆周外部与储浆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内圈成型筒包括成型部和安装部,安装部设置在成型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成型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电加热膜,且成型部为导热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膜与外置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时内圈成型筒的下半部分可直接进入外圈成型槽的内部,真正的成型腔为内圈成型筒的下半部与外圈成型槽之间的缝隙,这就避免了成型槽的中心处也需要浆液的情况,避免了浆液被污染的情况,也免去了吸液这个步骤,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圈成型筒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圈成型槽;3、支撑板;4、内圈成型筒;41、成型部;42、安装部;5、电动滑轨;6、滑杆;7、顶板;8、出浆管;81、总管;82、软支管;83、排浆头;9、储浆斗;91、上盖;10、立柱;11、电加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铭百圣耐火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铭百圣耐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0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鞋子套装
- 下一篇:一种防触倒且能过滤茶叶的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