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用病理取材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9334.3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欧春麟;何笑云;廖智明;周建华;禹灿平;王春荣;王维圆;鲁璨;傅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理 取材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用病理取材刀,该取材刀具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两种刀片,其中第二刀片为锯片,锯片适用于切割较为厚硬的组织,使用上述取材刀对不同的病理组织进行取材时,由于刀片伸缩方便,单手即可实现刀片的切换,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硬度和厚度的组织滑出相应的刀片进行取材,并将不需要使用的刀片缩回刀壳内,快速地实现了两种刀片的切换,从而可以高效地完成对不同类型组织的切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病理取材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用病理取材刀。
背景技术
临床病理标本、尸体解剖标本及实验动物标本取材是日常医疗工作。组织病理取材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组织切片的质量甚至最后的病理诊断,因此,病理取材是临床病理、尸体解剖及动物实验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而理想的病理取材器具则是保证这一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病理取材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器械是病理取材刀。目前常用的病理取材刀功能单一,多为长期重复使用的刀具,这类刀具针对较为薄软的组织尚且可行,然而,针对较为厚硬的组织,普通的取材刀难以有效切割,这种情况下切割难度大,经常需要更换刀具,而更换新的刀具不仅操作不便,还有可能影响取材的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病理取材刀功能单一,无法同时有效切割薄软组织和厚硬组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用病理取材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用病理取材刀,包括:
刀壳,所述刀壳为两端开口结构,所述刀壳内设置有相邻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刀片,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件控制第一刀片在第一滑槽中移动,伸出或收缩于所述刀壳内;所述第二刀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动件控制第二刀片在第二滑槽中移动,伸出或收缩于所述刀壳内;所述第二刀片为锯片;
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设置于所述刀壳的尾端,与所述刀壳可拆卸连接。
上述双用病理取材刀,具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两种刀片,其中第二刀片为锯片,锯片适用于切割较为厚硬的组织,使用上述取材刀对不同的病理组织进行取材时,由于刀片伸缩方便,单手即可实现刀片的切换,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硬度和厚度的组织滑出相应的刀片进行取材,并将不需要使用的刀片缩回刀壳内,快速地实现了两种刀片的切换,从而可以高效地完成对不同类型组织的切割。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片尾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滑动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定位孔中,控制所述第一刀片在第一滑槽中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刀片尾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动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孔中,控制所述第二刀片在第二滑槽中移动。
上述定位孔和定位柱相配合的形式,一方面便于控制刀片伸出和缩回刀壳内,另一方面便于机械加工制造。
优选地,所述刀壳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刀壳一体成型的刀片固定槽。
为了保证一定的锋利度,用于病理取材的刀片通常都比较薄,较薄的刀片存在的问题是当刀片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刀片易弯曲,通过上述刀片固定槽,可以在刀片伸出时起到加固刀片的作用,防止刀片弯曲,便于操作者使用更大的力对组织进行切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刀片固定槽的长度小于所述刀壳的长度。
刀片固定槽的长度小于刀壳的长度,保证了刀片固定槽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刀片固定槽包括相邻的第一刀片固定槽和第二刀片固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9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帘杆堵头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制药用槽型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