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的应急作业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9225.1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蕊;王永红;罗海威;丁玉良;王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安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1F9/615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周颖洁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可调整 直径 应急 作业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的应急作业井盖,具有主支架,主支架通过侧支架与顶支架支撑连接,侧支架下端设有挂钩,主支架下端设有撑脚,主支架1之间设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由螺杆、调整块以及罗盘组成,罗盘焊接固定在螺杆中间,调整块螺纹旋接在罗盘两侧的螺杆上,顶支架上端设有警示杆和警示灯,顶支架上设有顶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并起警示作用的应急作业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尤其是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的应急作业井盖。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对于一个城市建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建筑工程,在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时,需要打开之前封闭的井盖进行施工,现有的应急作业井盖不方便人工操作以及操作人员上下井,设备结构复杂的同时还无法根据井口大小来调节应急作业井盖的直径,且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和无警示作用。因此设计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并起警示作用的应急作业井盖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并起警示作用的应急作业井盖。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可调整直径的应急作业井盖,具有主支架1;所述主支架1通过侧支架4与顶支架2支撑连接;所述侧支架4下端设有挂钩;所述主支架下端设有撑脚5;所述主支架1之间设有调整机构6;所述调整机构6由螺杆61、调整块62以及罗盘63组成;所述罗盘63焊接固定在螺杆61中间;所述调整块62螺纹旋接在罗盘63两侧的螺杆61上;所述顶支架2上端设有警示杆7和警示灯8;所述顶支架2上设有顶棚3。所述撑脚5为L型金属片。所述顶支架2、侧支架4和主支架5的数量对应相同。所述调整块62为圆柱体切割而成的圆柱T型体;所述主支架1上设有槽孔11;所述槽孔11与调整块62下端截面相同。所述主支架1上还设有调整孔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顶棚中央上方设置有警示杆和警示灯,警示杆上贴有反光膜,警示灯为红色闪光警示灯且警示灯通过干电池进行供电,当电量耗尽时,可以通过更换干电池继续使用,警示灯具体结构以及内部电路连接为现有技术,警示杆和警示灯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警示行人和过路车辆此处正在进行市政工程作业,避免行人和过路车辆不能及时发现危险。
(2)本实用新型直接通过主支架和撑脚将应急作业井盖固定在井口正上面,在贴近井口中央位置处无需设置其他固定装置,且顶棚距离井口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井口无障碍的设置以及顶棚与井口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方便作业人员上下井进行相关作业,此外顶棚采用防雨遮光材质,结构简单且有很强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和脚撑之间搭配使用,先将调整块螺纹旋在罗盘两侧的螺杆上,随后将两个调整块上的前端凸头卡进主支架上的槽孔中,调整块前端凸头形状与槽孔相同且尺寸相同,然后人工旋转罗盘,罗盘带动螺杆旋转就可以将原本放置在井口槽上有些松动的应急作业井盖紧紧地固定在井口槽上,按照该方案设计出的应急作业井盖适用于不同规格和不同形状(圆形或者方形)的井口,使用范围广,成本低,可以有效避免在工人在井下作业期间,应急作业井盖发生位移等情况,而导致发生危险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块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主支架1、槽孔11、调整孔12、顶支架2、顶棚3、侧支架4、撑脚5、调整机构6、螺杆61、调整块62、罗盘63、警示杆7、警示灯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安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安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9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