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8815.2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显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片式 锂离子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置于两层隔膜中间,两层隔膜边缘热熔接后形成一个隔膜袋式电极,所述隔膜袋式电极外侧设置有与之相对的电极,多个所述隔膜袋式电极叠加在一起制成叠芯,所述叠芯两端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且所述叠芯置于所述电池壳内部,注入电解液后封装制成叠片式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壳外部设置有正、负极耳。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将极片置于两侧隔膜中间,将独立的两层隔膜两端边缘热熔接制成隔膜袋式电极,可有效防止电芯短路。多个袋式隔膜电极叠片制成叠芯,将叠芯的部分或全部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极片不会移位,可保证电池安全,保证容量发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叠片工艺是将正极、负极切成小片与隔离膜叠合成小电芯单体,然后将小电芯单体叠放并联起来组成一个大电芯的一种锂离子电芯制造工艺。传统的Z字型叠片,隔膜来回折叠,呈现Z型,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叠芯,其隔膜、极片很容易移位,造成短路、析锂的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解决了传统Z字型叠片电池的不足,安全性能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置于两层隔膜中间,两层隔膜边缘热熔接后形成一个隔膜袋式电极,所述隔膜袋式电极外侧设置有与之相对的电极,多个所述隔膜袋式电极叠加在一起制成叠芯,所述叠芯两端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且所述叠芯置于所述电池壳内部,注入电解液后封装制成叠片式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壳外部设置有正、负极耳。
优选的,所述叠芯部分叠片两端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叠芯中间部分的叠片两端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所述叠芯两端为单独的隔膜袋式电极。
优选的,所述叠芯全部叠片两端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正极片的集体流为铝箔,所述铝箔的两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所述负极片的集体流为铜箔,所述铜箔的两面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
优选的,所述电池壳为铝塑膜、钢壳、铝壳或者其他金属壳体。
优选的,所述电池壳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扣式或其他几何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将正极片或者负极片置于两侧隔膜中间,将独立的两层隔膜两端边缘热熔接制成一个单独的隔膜袋式电极,在隔膜袋式电极的外侧设置与之匹配的电极,制备的隔膜袋式电极,可以有效防止电芯短路。将多个袋式隔膜电极叠加够制成叠芯,将叠芯的部分或全部边缘的隔膜热熔在一起,整个叠芯为一个整体结构,可确保极片不会移位,可以保证电池安全,保证容量发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膜袋式电极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叠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部叠芯的边缘热熔接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叠芯的边缘热熔接结构图。
图中:1-电池壳,2-电极片,3-隔膜,4-隔膜袋式电极,5-与隔膜袋式电极匹配的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8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