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引出端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8406.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鱼军寿;邓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贺凤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出 端表贴式 高压 电容器 塑料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引出端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开口且其它壳壁封闭,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端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引出端的引出片的引出片定位缺口,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引出端的引出片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本体的开口端边缘设置多个引出片定位缺口,确保了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引出端的引出片位置的一致性,可以形成标准化的引出片位置,便于后期焊装,适应性强,而且引出片不再凸出于外壳本体的开口端端面,可减少对包含高压电容器的高压电路进行灌封时灌封料的外溢,保证电容器焊装后紧贴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尤其涉及一种多引出端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容器装配自动化程度不断增加,高压电容器的电装方式逐渐从插装式向表贴化发展。而高压电容器体积一般较大,采用多个表贴式引出端结构可以保证电容器焊接后的可靠性。但是不同规格电容器一般需要不同数目的引出端,这增加了引出结构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性,同时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引出端不利于后期焊接,适应性差。
另外,为了减小高压电路体积,通常需要对包含高压电容器的高压电路进行整体灌封。传统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的角部具有明显的棱角且表面光滑,其棱角处在灌封后将产生集中应力,棱角处在经受振动或冲击时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并沿灌封界面发展,最终导致灌封结构失效,降低可靠性;而且传统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的光滑表面与灌封材料之间粘结力弱,进一步降低了灌封界面抵抗开裂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多个引出端的引出片进行有效标准化定位的多引出端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引出端表贴式高压电容器塑料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开口且其它壳壁封闭,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端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引出端的引出片的引出片定位缺口,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引出端的引出片的厚度。使用时,引出端的引出片置于引出片定位缺口内实现被定位的目的。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两端壁面为斜面并使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顶部宽度略小于所述引出端的引出片的宽度;或者,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两端壁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端端面上位于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两端外的位置分别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槽底设有插孔,条形的定位盖板的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凸柱且所述凸柱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内,所述凸柱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内时所述定位盖板的外侧表面不高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端端面且所述定位盖板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引出端的引出片的厚度。上述两种结构中,前者在对引出端的引出片进行定位时更加方便、快捷,只需将引出片用力压入引出片定位缺口内即可,利用引出片定位缺口外窄内宽的结构能够防止引出片滑落至引出片定位缺口外;后者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安装引出片,将引出片置于引出片定位缺口内后,利用定位盖板的凸柱将其快速、稳定地安装在外壳本体的开口端端面上并对引出片实现更加稳定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片定位缺口的数量为2~7个、深度为0.3~1.0mm、宽度为3.0~7.0mm。
进一步,为了提高抵抗灌封界面开裂的能力,所述外壳本体的角部为圆弧过渡结构,其圆弧半径为1.0~4.0mm。
进一步,为了提高外壳本体表面与灌封材料之间的粘结力并提高抵抗灌封界面开裂的能力,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外表面的粗糙度为3.2~1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8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