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戴式降噪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7171.5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9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鸿;吴海全;贡维勇;勒费伍赫·米凯尔·伯纳德·安德烈;师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袁哲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降噪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降噪耳机,包括喇叭单元,喇叭单元包括喇叭壳、喇叭和喇叭盖,喇叭壳上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音腔,喇叭盖倾斜地安装于音腔的内壁上,喇叭盖将音腔划分为靠近开口的前音腔和远离开口的后音腔,喇叭盖上设有出音区,喇叭正对出音区设置且位于后音腔的一侧,喇叭盖倾斜的方向为在佩戴时与人耳外部轮廓的倾斜方向相同,以使得在佩戴时喇叭盖与人耳外部轮廓相贴合,前音腔在佩戴时朝向人耳设置并经过开口朝向人耳传输声音。在佩戴时,有效地减小了喇叭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即使得喇叭发出的声音直接辐射到人耳,该种喇叭盖倾斜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有效地降低声音的混响,降低高频衰减,减小声音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头戴式降噪耳机,在佩戴时,头戴式降噪耳机的喇叭盖往往会与人耳的外部轮廓呈一定的角度,这样就使得喇叭与人耳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该段距离往往会增加声音在喇叭前腔的散射,形成混响,如此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会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降噪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头戴式降噪耳机佩戴时,喇叭盖往往会与人耳的外部轮廓呈一定的角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式降噪耳机,包括喇叭单元,所述喇叭单元包括喇叭壳、喇叭和喇叭盖,所述喇叭壳上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音腔,所述喇叭盖倾斜地安装于所述音腔的内壁上,所述喇叭盖将所述音腔划分为靠近所述开口的前音腔和远离所述开口的后音腔,所述喇叭盖上设有出音区,所述喇叭正对所述出音区设置且位于所述后音腔的一侧,所述喇叭盖倾斜的方向为在佩戴时与人耳外部轮廓的倾斜方向相同,以使得在佩戴时所述喇叭盖与所述人耳外部轮廓相贴合,所述前音腔在佩戴时朝向人耳设置并经过所述开口朝向人耳传输声音。
可选地,以所述音腔的开口的端面为基准面,以所述喇叭盖所在的平面为倾斜面,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倾斜角,所述倾斜角的大小范围为5°~35°。
可选地,以所述音腔的开口的端面为基准面,以所述喇叭盖所在的平面为倾斜面,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倾斜角,所述倾斜角的大小范围为15°~30°。
可选地,所述喇叭单元还包括环形垫圈,所述环形垫圈设置于所述喇叭盖上并位于所述前音腔的一侧,所述环形垫圈的中部开口围设于所述出音区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喇叭单元还包括环形耳垫,所述环形耳垫安装于所述喇叭壳上并盖设于所述环形垫圈上,所述环形耳垫的中部开口避让所述出音区设置。
可选地,所述喇叭单元还包括降噪咪,所述降噪咪安装于所述喇叭盖上。
可选地,所述喇叭盖上设有安装腔,所述降噪咪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在佩戴使得所述喇叭盖贴向人耳时,以穿过所述喇叭盖所在平面的中心的水平线为基准线,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基准线的下方并靠近人耳的耳屏,所述安装腔的中心与所述喇叭盖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为偏移线,所述基准线与所述偏移线之间的夹角为偏移角,所述偏移角的大小范围为20°~40°。
可选地,所述偏移角的大小范围为30°~40°。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喇叭壳中心一侧的外壁与所述喇叭壳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距为偏移距,所述偏移距的大小范围为35mm~40mm。
可选地,所述偏移距的大小范围为37mm~3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7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拼接的智能照明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