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7044.5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钟路锋;艾万政;王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B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宫旭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道 安全 可拆卸 泥沙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包括门型架,所述门型架上设有排泥结构以及搅泥结构;所述搅泥结构主要包括:伺服电机、一对丝杠架、一对步进电机以及承载板;所述门型架两个支腿上均安装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丝杠架分别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一对丝杠架内均安装有丝杠,本实用新型涉及航道泥沙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排泥结构便于将航道上的淤泥进行合理的排出清理,并且减少人工手动操作,保证了航道下方的淤泥不会阻碍船舶航行,搅泥结构便于将航道下方的淤泥进行搅起,减少淤泥结块堆积,便于提高淤泥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道泥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航道行驶时,经常导致航道底部淤泥堆积,在淤泥长时间不断的堆积,导致船舶在航行时,船舶底部就会受到剐蹭,导致船舶无法正常行驶,严重时,导致船舶下沉,威胁船舶行驶安全,所以需要对航道下方的淤泥进行清理,并且在航道下方的淤泥单纯的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无法达到清理效果,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船舶在航道行驶时,经常导致航道底部淤泥堆积,在淤泥长时间不断的堆积,导致船舶在航行时,船舶底部就会受到剐蹭,导致船舶无法正常行驶,严重时,导致船舶下沉,威胁船舶行驶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门型架,所述门型架上设有排泥结构以及搅泥结构;
所述搅泥结构主要包括:伺服电机、一对丝杠架、一对步进电机以及承载板;
所述门型架两个支腿上均安装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丝杠架分别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一对丝杠架内均安装有丝杠,每个所述丝杠上均套装有丝杠副,所述承载板安置于一对所述丝杠副上,所述承载板下壁面安装有驱动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安置于驱动安装座下壁面,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壁面安装有多个环形排列的顶杆,每个所述顶杆上均安装有若干个交叉排列的圆杆。
优选的,所述排泥结构主要包括:泥浆泵、折型套筒、排泥管以及支撑架;
所述门型架横梁上安装有一对折型杆,所述折型杆上套装有环形线圈,所述支撑架安置于一对环形线圈上,所述泥浆泵安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折型套筒安置于门型架横梁上,所述排泥管安置于泥浆泵上,且排泥管一端穿过折型套筒伸出。
优选的,所述门型架横梁上壁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折型架,每个所述折型架上均开设有螺纹口,每个所述螺纹口内均安装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折型把手,每个所述折型杆下端均套装有与环形线圈相匹配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门型架横梁下壁面安装有贯穿承载板的一对导杆。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以及一对步进电机上套装有固定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排泥结构便于将航道上的淤泥进行合理的排出清理,并且减少人工手动操作,保证了航道下方的淤泥不会阻碍船舶航行,搅泥结构便于将航道下方的淤泥进行搅起,减少淤泥结块堆积,便于提高淤泥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航道安全可拆卸式航道泥沙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7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