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浸泡滤渣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6087.1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8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庄少海;张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少海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浸泡 取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浸泡滤渣取出装置,包括过滤筒体以及设置于该过滤筒体底部的过滤底盘,所述过滤底盘的外缘向上翻折形成与所述过滤筒体外壁贴合的底盘侧壁,所述底盘侧壁与所述过滤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筒体上开设有过滤网眼。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将过滤筒体和过滤底盘卡扣配合,然后将浸泡物放置在过滤筒体内,当浸泡完毕后可以直接将过滤筒体取出,避免滤渣遗留在浸泡容器当中,然后按压过滤底盘两侧的弹性卡扣使其与过滤筒体分离,即可方便地对过滤底盘和过滤筒体进行分别清理,方便实用,尤其在针对异形浸泡容器时,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浸泡滤渣取出清理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浸泡滤渣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者冲泡茶叶或其它浸泡类饮用品时,若杯中没有能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的过滤装置,则饮用时会很容易吃到茶叶,饮用很不便。为此,人们发明了茶叶过滤筒,但是浸泡完毕后过滤筒内的茶叶清理很不方便,细小的茶叶经常会卡在过滤筒的网眼内,需要对过滤筒进行反复冲刷,如果过滤筒较深清理起来也更加的麻烦,而且有些泡茶器具也无法使用过滤筒,尤其在某些上下内径不同的异形容器内进行冲泡茶叶或其它浸泡类饮用品时,更是无法很好地将浸泡滤渣进行取出清理,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浸泡滤渣取出装置,它能够很方便地将浸泡滤渣取出清理,尤其适用于上下内径不同的异形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浸泡滤渣取出装置,包括过滤筒体以及设置于该过滤筒体底部的过滤底盘,所述过滤底盘的外缘向上翻折形成与所述过滤筒体外壁贴合的底盘侧壁,所述底盘侧壁与所述过滤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筒体上开设有过滤网眼。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侧壁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弹性卡扣,所述过滤筒体的侧壁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卡扣凹槽,所述弹性卡扣和所述卡扣凹槽卡扣配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体呈上大下小的倒圆台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底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筒体密封配合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将过滤筒体和过滤底盘卡扣配合,然后将浸泡物放置在过滤筒体内,当浸泡完毕后可以直接将过滤筒体取出,避免滤渣遗留在浸泡容器当中,然后按压过滤底盘两侧的弹性卡扣使其与过滤筒体分离,即可方便地对过滤底盘和过滤筒体进行分别清理,方便实用,尤其在针对异形浸泡容器时,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底盘示意图。
图中:1、过滤筒体;2、过滤底盘;3、底盘侧壁;4、过滤网眼;5、弹性卡扣;6、卡扣凹槽;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浸泡滤渣取出装置,包括过滤筒体1以及设置于该过滤筒体1底部的过滤底盘2,所述过滤筒体1呈上大下小的倒圆台形状,所述过滤底盘2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筒体1密封配合的密封圈7,所述过滤底盘2的外缘向上翻折形成与所述过滤筒体1外壁贴合的底盘侧壁3,所述底盘侧壁3与所述过滤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筒体1上开设有过滤网眼4。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侧壁3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弹性卡扣5,所述过滤筒体1的侧壁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卡扣凹槽6,所述弹性卡扣5和所述卡扣凹槽6卡扣配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少海,未经庄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6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轮椅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悬浮式边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