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光输液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5374.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苟颖颖;岳坤芬;谭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向林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光 输液 | ||
本方案公开了医疗护理领域的一种避光输液套,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套盒的顶部设有挂钩,套盒的底部设有通孔,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套盒的一侧壁上设有矩形的开口,开口内设有挡片,套盒的一侧壁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通道与开口连通,通道内设有弹性绳,弹性绳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弹性绳的底端与挡片靠近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开口上远离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通槽,挡片的另一侧位于限位通槽内且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挡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采用本方案给患者输液时,医护人员或患者就能及时的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剩余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光输液套。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很多药物,尤其是某些西药因为其具有某些特殊的分子结构,如水维他等,对光比较敏感,遇光容易降低活性,在普通光照下就会吸收光能,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导致药物分子结构改变,在输注使用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避光措施,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光变性皮疹、光毒性反应等,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因此需要对液体进行避光处理。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成本较高,进而导致患者负担较重;因此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大都采用黑色布袋或塑料袋包裹输液瓶/袋以及输液管对液体进行避光,该避光措施中瓶/袋身是完全封闭的,不便于医护人员或患者观察瓶/袋中的液体输送情况,若瓶/袋中的液体输完后,不及时更换,这样就会导致人的血液倒流到输液管中,而且包裹缠绕输液瓶/袋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输液过程中便于观察输液瓶/袋中的输送情况的避光输液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光输液套,包括用于瓶体避光的套盒和用于输液管避光的套管,所述套盒的顶部设有挂钩,所述套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所述套盒的一侧壁上设有矩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挡片,所述套盒的一侧壁的上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开口连通,所述通道内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顶端与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的底端与挡片靠近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上远离通道的一侧设有限位通槽,所述挡片的另一侧位于限位通槽内且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挡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方案中的避光输液套,使用时,首先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入套盒中,然后关闭套盒,再调节好输液管上的流量控制阀,再将输液管放入套管中,然后将输液管通过套盒底部上的通孔与输液瓶或输液袋连接好,再将套管与套盒底部上的通孔连接,最后将输液管上的针头与人体连接并固定,然后通过套盒上的挂钩将套盒固定在输液架上即可,这样就可以开始输液,同时就实现了输液瓶或输液袋以及输液管的避光,在输液的过程中,若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等需要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剩余情况时,通过拉动拉绳,又因为挡片与通道内的弹性绳固定连接,这样弹性绳伸长,进而拉绳拉动挡片通过限位通槽而向下滑动,因此医护人员或患者就可以通过开口观察到套盒内输液瓶或输液袋中液体的剩余情况,当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快完时,便于及时的更换,当输液瓶中的液体不需要更换时,放开拉绳,弹性绳就回复到初始状态,而弹性绳在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就带动挡片向上移动,进而将开口挡住,当再需要观察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的液体情况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未经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5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科用人体俯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检测用试管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