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钢管桩铜围网养殖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1264981.5 申请日: 2019-08-06
公开(公告)号: CN211241308U 公开(公告)日: 2020-08-14
发明(设计)人: 李明云;苗亮;俞淳;张千林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01K61/60;A01K61/65
代理公司: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何仲
地址: 3152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型 钢管 围网 养殖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钢管桩铜围网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相互之间围成一圈的钢管桩,特点是相邻的两根钢管桩之间设置有钢丝绳制成的垂直力纲,垂直力纲通过尼龙扎带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均匀分布的钢丝绳制成的横向力纲,横向力纲位于钢管桩的内侧且每根横向力纲首尾相连形成一圈,钢管桩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力纲固定装置,钢丝绳垂直力纲与横向力纲连接形成的骨架上设有铜围网,铜围网内的空间形成养殖区域,横向力纲固定装置包括带有开口的抱环和对称设置在抱环的开口端部的抱环臂,抱环固定套设在钢管桩的外壁,抱环臂朝向养殖区域内,抱环臂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横向力纲的卡槽,优点是防止铜围网纵、横向往复引起铜网疲劳而破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钢管桩铜围网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养殖围网大多为浅海围网,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海域,存在养殖密度高、水体交换率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病害频发、死亡率高等问题,加上浅海围网养殖设施相对简单、抗风浪性能不佳,特别是在遭受台风等不可抗力影响时,往往造成围网毁坏,损失惨重。

现有的管桩围网养殖系统有:发明名称为一种大型复合网围(ZL201310338034.7),该专利横向和垂直纲采用9.5mm的Z捻3股涤纶绳索,即固定铜网采用软连接,软连接铜网在潮流和风浪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横向和纵向的往复移动而导致铜网衣折断;发明名称为一种大型网围立柱桩和网衣的连接方法(ZL201310347866),该专利采用中空圆柱形的钢筋混泥土立柱桩,网衣固定在“高强度聚乙烯单丝绳索装在一个有机氟防水帆布袋中”的力纲上,这种软连接固定下的网衣容易发生潮水作用下发生横向和纵向的往复移动而导致磨损、破裂,并且固定横向和垂直力纲的立柱桩臂架是浇筑在立柱桩中的,不但操作不便而且降低了立柱桩的抗风强度。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位于温州鹿西岛的浙江东一海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时采用铜网衣养殖,由于抑制铜网衣往复移动、产生金属疲劳的结构工艺未能解决,致使铜网衣破裂,造成了逃鱼的损失。随后该公司全部改为防弹衣超强网衣,由于该种网衣没有杀菌和抗寄生虫的作用,2016年爆发了刺激隐核虫病害,四只大围网几乎绝收,经济损失近2亿元。2017年台风又吹断了一个水泥桩,养殖的大黄鱼部分逃掉,经济损失约60万元。位于台州市大陈岛的台州市淑江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铜围网建造后也出现了同样问题,建成当年就被台风吹断了水泥桩,之后不得不在外围又打了一圈水泥桩、并围了网以抵挡潮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铜围网纵、横向往复引起铜网金属疲劳而破裂的大型钢管桩铜围网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钢管桩铜围网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钢管桩,各个所述的钢管桩相互之间围成一圈,相邻的两根所述的钢管桩之间设置有钢丝绳制成的垂直力纲,所述的垂直力纲通过尼龙扎带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均匀分布的钢丝绳制成的横向力纲,所述的横向力纲位于所述的钢管桩的内侧且每根所述的横向力纲首尾相连形成一圈,所述的钢管桩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的横向力纲的横向力纲固定装置,所述的垂直力纲与所述的横向力纲连接形成的骨架上设置有铜围网,所述的铜围网内的空间形成养殖区域。

所述的横向力纲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开口的抱环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抱环开口端部的抱环臂,所述的抱环固定套设在所述的钢管桩的外壁,所述的抱环臂朝向所述的养殖区域,所述的抱环臂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的横向力纲的卡槽,两个所述的抱环臂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的卡槽的高度与安装在其中的所述的横向力纲的高度齐平。

所述的抱环的直径等于所述的钢管桩的外径,所述的抱环的厚度为0.3-0.4cm且高度为3-4cm,所述的抱环臂的长度为8-10cm,所述的卡槽的深度为1-2cm。

所述的铜围网分别通过聚乙烯编织线与所述的横向力纲和所述的垂直力纲的接触点进行扎缚连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4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