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用轿厢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4936.X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6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治强;陆毅;温从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F16F15/023;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井用轿厢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用轿厢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底端两侧与深井上、下端靠近中部两侧焊接的伸缩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端中部通过连接杆螺纹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中段通过立杆贯穿连接有第一止推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内底端中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塞杆,并延伸进壳体内中部设置的油腔内部,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止推板,且活塞杆外部套接连接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红外线测距离传感器、第二红外线测距离传感器、缓冲弹簧、减震弹簧、油腔、活塞杆和伸缩杆结构,具有提高轿厢主体缓冲性能和便于检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井用轿厢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时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构,并装有箱状吊舱,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随着电梯的广泛使用,电梯事故也在不断的发生,而在电梯井内部设置缓冲装置,将有效的降低人员的伤亡。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轿厢在运行的过程中,电梯井内部没有安装缓冲装置,或缓冲装置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2、装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需定期进行对装置检修作业,而装置不具备升降功能,造成对装置检修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用轿厢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装置使用效果不理想,且检修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用轿厢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深井内部上、下端的两侧,且第一安装板内侧之间螺纹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底端两侧与深井上、下端靠近中部两侧焊接的伸缩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端中部通过连接杆螺纹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中段通过立杆贯穿连接有第一止推板,且立杆外部套接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内底端中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塞杆,并延伸进壳体内中部设置的油腔内部,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止推板,且活塞杆外部套接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深井内中部设置有轿厢主体,所述轿厢主体正表面上、下端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红外线测距离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测距离传感器,且轿厢主体正表面中部镶嵌连接有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轿厢主体上、下端两侧焊接有第一支杆,且轿厢主体上、下端中央位置焊接有第二支杆。
优选的,所述深井两端设置于楼顶板与地基内侧之间,且楼顶板与地基分别设置于深井的上、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上端两侧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与伸缩杆上端中部连接,且紧固螺栓顶部中央位置焊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两侧中段螺纹连接有一组螺杆,且螺杆底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端两侧内部。
优选的,所述油腔内部均匀设置有油液,且油腔两侧等距离开设有油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用轿厢缓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4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可调节支架
- 下一篇:高速铁路扣件系统钢轨纵向阻力的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