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3567.2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6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涛;王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江涛 |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E02D5/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4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工程施工 空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其结构包括支撑杆、固定块、定位环、打桩体、打桩头、平衡架、连杆,本实用新型将平衡架设在连杆下端处,通过横臂杆与位于下部处的定位环固定连接,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两边的安装结构相同,单人操作时可直接通过两侧接触土层表面的尖端进行固定,能够快速提高支撑的平衡性,操作性能较好且减少了所需作业人数,具有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的有效作用,打桩时两边的固定柱筒设有的切割头能够直接划开相接触的土层,有效提高桩柱的支撑稳定性,进而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属于打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中常常见到打桩作业,现有打桩时必须先通过机器固定桩体,再用机器将桩体打入泥土内,或者小型桩体则是通过人体扶正在打入桩体,这种方式在打桩时危险系数高,且需要两人配合完成,浪费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以解决现有打桩时必须先通过机器固定桩体,再用机器将桩体打入泥土内,或者小型桩体则是通过人体扶正在打入桩体,这种方式在打桩时危险系数高,且需要两人配合完成,浪费劳动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其结构包括支撑杆、固定块、定位环、打桩体、打桩头、平衡架、连杆,所述打桩体顶部两侧设有相间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接点处设有高度相水平的固定块,所述定位环横置于打桩体上下的外围处,所述打桩体下端设有一体式可插入地面的打桩头,所述打桩体左右两侧设有互相平行的连杆,所述连杆下端与平衡架上端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架包括横臂杆、第一插杆、固定柱筒、切割头、尖端、第二插杆,所述横臂杆固定连接在位于下方处的定位环上,所述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等长且两侧壁面上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固定柱筒,所述固定柱筒外端设有一体化的切割头,所述尖端分设在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的下端处,所述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的分设在打桩体的左右间隔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端与支撑杆连接固定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分设在定位环的间隔上层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两侧通孔对接连杆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固定在横臂杆的左右端点处。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头朝外且等距排列在对应的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壁面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尖端安装点的长度要比未伸出时的打桩头超过。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平衡架设在连杆下端处,通过横臂杆与位于下部处的定位环固定连接,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两边的安装结构相同,单人操作时可直接通过两侧接触土层表面的尖端进行固定,能够快速提高支撑的平衡性,操作性能较好且减少了所需作业人数,具有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的有效作用,打桩时两边的固定柱筒设有的切割头能够直接划开相接触的土层,有效提高桩柱的支撑稳定性,进而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杆-1、固定块-2、定位环-3、打桩体-4、打桩头-5、平衡架-6、横臂杆-21、第一插杆-22、固定柱筒-23、切割头-24、尖端-25、第二插杆-26、连杆-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江涛,未经刘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3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