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锭自动打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3422.2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祖亦琦;胡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祖亦琦 |
主分类号: | B44B5/00 | 分类号: | B44B5/00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3121 | 代理人: | 周献济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锭自动打码装置,打码轮两端主轴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两侧板上;辊轮输送带的各辊轮的轴可旋转地固定在两侧板上;打码轮一端的主轴端部固定有从动轮A,各辊轮一端的轴端部固定有从动轮B;从动轮A连接在伺服电机Ⅰ上,各从动轮B通过中介轮连接在伺服电机Ⅱ上;上压校正轮的两端主轴可旋转地固定在打码轮上端的支撑框架上,其两端为铅锭挡位板,其与打码轮的距离保证铅锭正常输送;压力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底座的一侧侧板上,其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支撑框架前端伸出的固定板上,其对上压校正轮施加的压力保证打码轮的正常打码。使用本实用新型为铅锭打码,打码清晰、一致性好,打码效率高,容错率低,省时省力,安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锭自动打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制造出的铅锭打码所使用的方法为人工手动打码,所用的设备及方法如下:利用炉窑进行铅合金的冶炼,浇铸出铅锭,利用组装好的打码器,手工敲击每块铅锭,进行打码。这种方法的缺陷为:铅锭浇铸出来以后,需立刻进行敲击打码,温度高,操作人员容易烫伤,且人工敲击,容易出现用力轻重的问题,一致性较差,打码时间长,一旦打码不及时,铅锭温度降低后,不易打码。这种打码方法费工费力,生产效率较低,操作工劳动强度大;且延长了后续的码垛时间,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铅锭自动打码装置,使用该打码装置为铅锭打码,打码清晰、一致性好,质量高,打码效率高,容错率低,省时省力,安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铅锭自动打码装置,其包括底座、辊轮输送带、打码轮、上压校正轮、压力气缸、阻挡气缸、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Ⅱ、光电开关Ⅰ、Ⅱ和控制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Ⅱ、压力气缸和阻挡气缸运行的控制系统;
所述底座由支撑腿、底架和上端的两侧板组成;伺服电机Ⅰ、Ⅱ固定在底架上;打码轮两端主轴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两侧板上;辊轮输送带的各辊轮的轴可旋转地固定在两侧板上;打码轮的高度与各辊轮的高度相同,打码轮一端的主轴端部固定有从动轮A,各辊轮一端的轴端部固定有从动轮B;从动轮A通过传动带或链条连接在伺服电机Ⅰ的输出传动轮上,各从动轮B通过中介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伺服电机Ⅱ的输出传动轮上;
所述上压校正轮的两端主轴可旋转地固定在打码轮上端的支撑框架上,其与打码轮的直径相匹配,其两端为铅锭挡位板,其位于打码轮的正上方,其与打码轮的距离保证铅锭正常输送;压力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底座的一侧侧板上,其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支撑框架前端伸出的固定板上,其对上压校正轮施加的压力保证打码轮的正常打码;支撑框架后端卡接在两侧板的上端;在打码轮前端的支撑框架上固定有光电开关Ⅱ,光电开关Ⅱ的信号输出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Ⅰ和压力气缸的运行;
所述光电开关Ⅰ安装在支撑框架后端的两侧板上,阻挡气缸安装在光电开关Ⅰ后端的一侧板上,其活塞杆上固定有铅锭阻挡板;打码完成后的铅锭被运输出支撑框架后,光电开关Ⅰ感应铅锭位置,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阻挡气缸活塞杆推出,铅锭阻挡板阻止铅锭运行。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打码轮包括主轮、字头盖轮、多个刻的数字或字母与铅锭上打的码的数字或字母相同的字头和与字头个数相同的紧固螺丝;在主轮的一侧开有比字头的个数多一个的字头插槽,在主轮的另一端面安装对准各字头插槽的各紧固螺钉;字头的外圆形状为与主轮的外圆弧度相同的弧形,其上刻的数字或字母突出字头的外圆;各字头按照铅锭所打码的数字和字母的顺序安装在各字头插槽内;字头盖轮一端有与各字头插槽相对应的挡板,其卡接固定在主轮上,挡板顶在字头一端,各紧固螺丝顶紧固定在字头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自动打码装置,设备自动运行中,铅锭通过辊轮输送带进行传送,使用伺服电机控制主轮转动,打码时运行稳定,同时,上压校正轮由气缸控制下压和上升,牵引铅锭进行校正,能在保证铅锭通过时,稳定打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祖亦琦,未经祖亦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3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车架连接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坯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