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砂型制作的砂尘分离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2948.9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1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光明;张班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阳县光大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5/10 | 分类号: | B22C5/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曹雪娇 |
| 地址: | 247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砂型 制作 分离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砂型制作的砂尘分离机构,包括槽口相互对称的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中部为集砂腔,集砂腔的外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密封腔,一侧的限位槽底端固定在相邻的密封腔顶端,另一侧的限位槽相对底座滑动连接且在槽底端固设有鱼骨架,鱼骨架插置在相邻的限位槽槽底端对应设置的滑槽内,每个限位槽相对设置的槽侧壁上均安装有限位夹具,每个密封腔内均设置抽风管路,抽风管路的进风管口与刮具连接。通过槽口相互对称的限位槽,避免芯盒盒面密封不良的安全隐患,通过物理方法剔除内部的旧沙尘,并直接落入集砂腔或间接吸入捕尘腔内,实现旧砂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砂型制作的砂尘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砂型是铸造生产过程中用原砂、黏结剂及其他辅料做成的铸件型腔。砂型的制作是铸造特定模型的基础,它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批量及各种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其中原砂的原料多为硅砂,砂型的型芯则需要将硅砂填充在芯盒内实现造芯,在造芯结束后,需要将芯盒内腔以及表面沾粘的硅砂和粉尘剔除,避免影响二次使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常使用锉刀仅将芯盒顶端四周的砂尘清理后,便再次投入使用,芯盒内部的型腔容易变形、降低砂型品质。而若将芯盒直接打开刮砂处理,存在芯盒盒面密封不良喷砂伤人的安全隐患,且沟槽处清洗的厚砂尘积垢难以单纯使用化学剂冲洗干净,同时还存在如何实现旧砂尘收集循环利用、确保工作场地整洁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清洁芯盒内部砂尘且解决收集回收问题的砂尘分离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砂型制作的砂尘分离机构,包括槽口相互对称的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中部为集砂腔,集砂腔的外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密封腔,一侧的限位槽底端固定在相邻的密封腔顶端,另一侧的限位槽相对底座滑动连接且在槽底端固设有鱼骨架,鱼骨架插置在相邻的限位槽槽底端对应设置的滑槽内,每个限位槽相对设置的槽侧壁上均安装有限位夹具,每个密封腔内均设置抽风管路,抽风管路内设置有捕尘腔,捕尘腔靠近出风端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抽风管路的进风管口与刮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槽口相互对称的限位槽,将芯盒拉开,避免芯盒盒面密封不良的安全隐患,通过物理方法剔除内部的旧沙尘,并直接落入集砂腔或间接吸入捕尘腔内,减少沙尘飞起的粉尘伤害,在保证工作场地整洁的同时,实现旧砂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风管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阳县光大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青阳县光大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2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输送机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科室病房用护理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