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2615.6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泰化学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晓静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耐磨 复合 聚氨酯 树脂 耐磨性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一端内侧表面掏空设置有滑槽,所述减震箱的另一端内部掏空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动门,所述减震箱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杆的外侧第一弹簧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可以在搬运设备时具有双重减震的保护措施,可以很好地保护这种精密的设备,其次通过将滑动门抽出可以将设备从缓震箱中轻松拿出,方便了设备的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性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是一种用来测试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的,将其耐磨性通过摩擦实验检测出来;传统的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有一些缺点,首先装置时灵敏度比较高的设备,在搬运装置时由于冲击力导致震动会影响装置的灵敏度,导致装置测量出的数据有偏差,其次装置放置在减震盒中不易拿出,比较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一端内侧表面掏空设置有滑槽,所述减震箱的另一端内部掏空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滑动门,所述减震箱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杆的外侧第一弹簧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内部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滑动门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外表面与滑动门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外表面与减震箱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外表面与减震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门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端外表面均与减震箱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内侧表面与滑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侧表面与滑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减震板的下端外表面与滑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的外表面与两组减震板的内部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外表面与减震板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当搬运设备时放置设备的一瞬间会产生冲击力,装置主体往下运动带动减震板往下运动,减震板往下运动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被压缩起到缓震的作用,当减震板往下运动会推动滑块运动挤压第一弹簧将第一弹簧压缩起到缓震作用,通过这种双重减震作用减震效果非常明显,对保护设备的精密度不受破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当需要将装置主体从减震箱的内侧拿出时,拉动把手将滑动门在滑槽的内侧滑动抽出,再将装置主体从减震箱的内侧拿出,可以方便装置的拿出,给检修人员带来了方便,较为实用,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耐磨复合聚氨酯树脂的耐磨性测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泰化学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未经长泰化学工业(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2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