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走航式涡动通量观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2257.9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9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瑜;王玉国;冯子旻;甄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睿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4 | 分类号: | G01W1/04;G01S19/14;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梁华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走航式涡动 通量 观测 系统 | ||
走航式涡动通量观测系统,包括航海船舶,其在船舱内设置有控制室,并且在甲板上设置有设备安装架,设备安装架上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和观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控制室通讯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具有安装在设备安装架上的机箱,机箱具有与供观测装置上传测量数据的通讯接口;观测装置包括红外CO2/H2O分析仪、3D超声风速仪、GPS仪;红外CO2/H2O分析仪用于测量空气中CO2和H2O的密度,3D超声风速仪用于测量洋面风速,GPS仪用于测量航海船舶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船载专用安装支架及附件,有效保障在海洋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系统坚固耐用,可为海调、科考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配备,可以方便的接入各类研究型网络,同时具有就地数据存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气候监测技术,尤其是走航式涡动通量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及观测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以海洋为下垫面的1~1.5km的大气边界层称海洋大气边界层,又称海气界面,该边界层是海洋与大气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桥梁。海洋与大气之间CO2交换研究至关重要,大气中的碳有很大一部分要以CO2的形式进入海洋,而海洋中的碳也会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对海气界面中CO2通量的研究、绘制初级生产功能的空间分布图,评价其变化趋势,估算对深刻理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意义。
由于海气界面的动量通量、热量通量和物质通量是实现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海气界面通量的研究对海洋生态环境、刻画大气波导特征和提高海洋大气耦合数据模式预报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申请人研究发现,海气界面的动量通量、热量通量和物质通量变化并不局限于有限的洋面区域,要得到可靠的通量科考数据,必须在较大的洋面区域内进行通量数据采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提供了一种走航式涡动通量观测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走航式涡动通量观测系统,包括航海船舶,其在船舱内设置有控制室,并且在甲板上设置有设备安装架,设备安装架上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和观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控制室通讯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具有安装在设备安装架上的机箱,机箱具有与供观测装置上传测量数据的通讯接口;观测装置包括红外CO2/H2O分析仪、3D超声风速仪、GPS仪;红外CO2/H2O分析仪用于测量空气中CO2和H2O的密度,3D超声风速仪用于测量洋面风速,GPS仪用于测量航海船舶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提供船载专用安装支架及附件,有效保障在海洋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系统坚固耐用,可为海调、科考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配备;配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通过有线、无线等多通讯方式进行数据查询、传输,可以方便的接入各类研究型网络,同时具有就地数据存储功能;具有高性能的惯性导航设备,主要观测三维超声风速仪的姿态及运动速度,将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的风速消除船体运动的影响,还原为真实的三维风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设备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睿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睿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2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