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1570.0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瑜;郑银俊;裴锋;王津松;王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25 | 分类号: | H01M10/625;H01M10/6568;H01M10/42;H01M10/48;H01M10/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系统 车辆 | ||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液冷结构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芯模组;每个所述电芯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叠片式设于所述模组外壳内的多个电芯,所述电芯为锂离子软包电芯;所述液冷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模组外壳热交换,所述电芯模组内相邻所述锂离子软包电芯之间、所述锂离子软包电芯与所述模组外壳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电芯模组之间、所述电芯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液冷结构与所述导热介质或/和所述电芯模组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包括多个液冷管,多个所述电芯模组排布成多列,每一列所述电芯模组的下方至少对应设置有一条所述液冷管;所述液冷管与所述模组外壳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或者所述液冷管与所述模组外壳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于各所述液冷管的一端且与各所述液冷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于各所述液冷管的另一端且与各所述液冷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有第一通液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和第二通液管与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或所述壳体外的循环泵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的横断面呈扁平状,所述液冷管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设置且用于供冷却液通过的腔室,所述液冷管外部套设有分别与所述模组外壳及所述壳体接触的导热凝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软包电芯,所述软包电芯包括电芯壳及位于所述电芯壳内的正极、负极和隔膜,所述正极、所述负极伸入所述电芯壳内,所述隔膜位于所述电芯壳内且设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所述正极的材料包括三元锂电池材料和石墨烯导电添加剂,所述负极的材料包括石墨和硬碳,所述隔膜为陶瓷隔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设置有电芯极耳,所述电芯极耳连接于电芯导流排,多个所述电芯模组之间通过模组导流排连接;
所述电芯极耳、所述电芯导流排及所述模组导流排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电压监测模块,所述电压监测模块连接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的端面或/和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电池管理系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快充充电接口、慢充充电接口、输出接口、预充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快充继电器和慢充继电器;
所述预充继电器连接于所述输出接口的正极,所述主正继电器连接于所述输出接口的正极且与所述预充继电器并联,所述主负继电器连接于所述输出接口的负极、所述快充充电接口的负极和所述慢充充电接口的负极,所述快充继电器连接于所述快充充电接口的正极,所述慢充继电器连接于所述慢充充电接口的正极,所述快充充电接口的负极与所述慢充充电接口的负极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高压安全电气互锁器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15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利用杠杆实现的旋转抽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