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热/光伏耦合生化法处理酸碱性废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61563.0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6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娜;李颖;赵若晗;高娜;吴潇潇;张昊;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H02S10/00;F24S60/30;F24S10/3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光热 耦合 生化 处理 酸碱 废水 装置 | ||
一种太阳能光热/光伏耦合生化法处理酸碱性废水的装置,属于环境污染净化处理领域,可解决现有酸碱性工业废水处理、太阳能光热净化废水以及太阳能光伏净化废水的工艺及装置的不足,包括中和沉降池、活性炭吸附层、光热多级闪蒸系统、光伏催化降解系统和石英砂过滤池。光热多级闪蒸系统采用太阳能预热工业废水,闪蒸器底部增设沸石层;光伏催化降解系统采用斜坡阶梯式反应器,LED灯悬置其上且铺设负载光催化剂的玻璃纤维布。本实用新型所述酸碱性工业废水的装置,全程能耗主要来自太阳能转化的光能、热能和电能,配合辅助加热和发电系统,避免了天气不佳或夜间工作的不足,实现了全天24h、高通量净化处理废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污染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光伏耦合生化法处理酸碱性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资源、能源与环境是当今化学化工行业面临的三大制约要素,因此从业人员必须考虑研发和应用低能耗、高通量的环境工程与工艺,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危害。从节能和环保角度,利用太阳能净化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无疑拥有巨大的优势。我国北方多数地区每年都有丰富的太阳光辐射资源,已有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海水晒盐的实例,有光伏发电、农业扶贫的应用,也有集热干燥煤粉、脱水污泥等技术。尽管目前太阳能转化电能和热能的技术已较为成熟,国外也有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给污水厂用电的报道,但国内却少有将太阳能直接用于化工废水的大规模处理,也未有使之作为环境净化能量驱动的高效工艺及设备。
以往报道的工业废水光催化工艺及设备,一般是借助TiO2等半导体催化剂的作用,在固定、悬浮或流化等多种反应器中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氧化性的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还原性的光生电子等,与环境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速和驱动环境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如对比文献1(刘振儒,暴勇超,赵江霞,等. 聚焦型太阳光光催化处理废水反应器[P]. CN200620081851.4)将TiO2以溶胶凝胶法固定于玻璃反应管,用抛物面聚光板收集太阳光供给光催化降解的能量。如对比文献2(吴瑛. 一种太阳能可见光催化废水处理装置[P]. CN201010170386.2)用薄膜固定床反应器结合悬浮式光催化装置,将WO3-Fe2O3/TiO2复合催化剂分别负载于薄膜和作为悬浮催化剂。如对比文献3(邢子鹏,崔佳懿,朱琦. 一种光催化耦合过滤一体化工艺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P].CN201710945365 .5)将TiO2通过煅烧固载于玻璃纤维布上,使之兼有吸附过滤和光催化的功能。上述用于废水净化的半导体催化剂均以TiO2为主,这种催化剂主要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但紫外光仅占太阳光资源的4%,同时上述工艺及设备均未考虑天气不佳或夜间无光照的情况,因此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废水的连续降解。
光催化剂从七十年代被发明至今,已有上千种环境污染物在光驱动作用下加速降解,但太阳光催化技术目前仍仅限于实验室模拟废水或特定场合地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实际废水远比实验室研究更为复杂,如对比文献4(陈水辉,任艳群,彭峰. 环境治理中光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 26(2): 133-135)和对比文献5(唐玉朝,胡春,王怡中,等. TiO2光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005,17(2): 225-232.)所述,工业废水中的微生物、有机悬浮物、沉积结垢、无机盐等均会削弱光催化剂的降解能力甚至是失活,因此在设计太阳光环境净化工艺及设备时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中北大学,未经山西大学;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1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