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转换电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1151.7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伊柏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 |
代理公司: | 44275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晓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管 第一开关 转换电路 发射极 集电极 输出电路 输入电压 交流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子元器件 电连接 电路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转换电路,包括电连接的转换电路和输出电路,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压的一侧相连,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压的另一侧相连,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第二开关管的基极、第三开关管的基极和第四开关管的基极分别与输出电路相连。通过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组成的转换电路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实现电压的自由变换,该转换电路只涉及少量的电子元器件,有利于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压变换主要通过矩阵变换器实现,矩阵变换器通常采用高频脉宽调制技术,因此矩阵变换器具有输入电流波形好、可实现高输入功率因数等优点。
现有的矩阵变换器中所采用的开关存在元件数量多,致使直接交流转换电路及系统结构复杂、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交流转换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转换电路,包括电连接的转换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压的一侧相连,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压的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第二开关管的基极、第三开关管的基极和第四开关管的基极分别与输出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滤波电容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滤波电容之间还设有滤波电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转换电路系统,包括交流转换电路,还包括输入采集电路、输出采集电路和PI计算电路,所述输入采样电路和输出采样电路均连接于PI计算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电路连接于PI计算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输入电压的另一侧,所述输出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电压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基准电路,所述基准电路与所述PI计算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组成的转换电路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实现电压的自由变换,该转换电路只涉及少量的电子元器件,有利于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交流转换电路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交流转换电路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输出电路;
2、输入采集电路;
3、输出采集电路;
4、PI计算电路;
5、基准电路;
Q1、第一开关管;
Q2、第二开关管;
Q3、第三开关管;
Q4、第四开关管;
C、滤波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伊柏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伊柏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1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复合式等离子体镀膜用偏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