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指纹传感系统、生物特征传感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562.4 | 申请日: | 201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龙;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指纹 传感 系统 生物 特征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保护层和显示模组。所述保护层包括透明区域与第一非透明区域。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位于所述透明区域周围。所述透明区域用于透过可见光束,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用于遮挡可见光束。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对检测光束的透过率大于60%。其中,所述检测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所述可见光束的波长。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保护层的一侧。所述显示模组用于透过所述透明区域出射可见光束,以实现图像显示。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显示装置的指纹传感系统,所述指纹传感系统还包括指纹检测模组。所述指纹检测模组用于透过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发射或/和接收检测光束。本申请还包括一种指纹传感系统、生物特征传感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指纹传感系统、生物特征传感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全面屏发展,电子设备正面的非显示区域越来越窄,因此,屏下传感产品,例如屏下指纹传感产品,正在逐渐普及。
现有的屏下指纹传感装置主要采用的是OLED显示装置,通过OLED显示装置本身发出的可见光束照射到手指按压在屏幕上的部分,指纹感测模组透过所述OLED显示装置的三原色像素R、G、B之间的镂空区域接收由手指反射回来的可见光束,从而实现指纹感测。
然,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显著不同于自发光的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例如,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可见光束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通常包括反射片、导光板、棱镜片、扩散片等相关光学膜片,所述相关光学膜片对检测光束存在吸收、散射等不利影响。另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三原色像素R、G、B之间并不存在如OLED显示屏的镂空区域,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各层对检测光束也同样存在吸收、散射等不利影响。因此,目前,对于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的屏下指纹感测装置,若采用与上述OLED屏下指纹相同的感测原理,指纹感测精度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具有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屏下指纹传感精度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指纹传感系统、生物特征传感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保护层,包括透明区域与第一非透明区域,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位于所述透明区域周围,所述透明区域用于透过可见光束,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用于遮挡可见光束,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对检测光束的透过率大于60%,其中,所述检测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所述可见光束的波长;和
显示模组,位于所述保护层的一侧,所述显示模组用于透过所述透明区域出射可见光束,以实现图像显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保护层的一侧,用于透过所述透明区域出射可见光束,以实现图像显示;和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对所述保护层的一侧,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所述可见光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对可见光束的透过率小于10%、 5%、或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包括透明基板和第一膜层,所述透明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下表面面对所述显示模组,所述上表面背对所述显示模组,所述第一膜层设置在所述下表面的边缘区域上,所述第一膜层对所述检测光束的透过率大于60%,所述第一非透明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透明基板正对所述第一膜层的部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层对所述可见光束的透过率小于10%、5%、或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进一步包括第二非透明区域,所述第二非透明区域位于所述透明区域的周围,所述第二非透明区域用于遮挡所述可见光束与所述检测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