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犬型救援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559.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冬;赵洪飞;赵思源;杨贝宁;王涵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救援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犬型救援机器人,包括身体板,所述身体板由弯折板和平面板构成,所述弯折板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前附肢,且前附肢共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犬型救援机器人,犬型救援机器人身体部分采用独特的3D打印结构,与身体板钣金结构连接,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小质量,从而增加负重量达到运送更多救援物资的目的;其次,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原材料可选用塑料和铝合金,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且结构较现有产品简洁,便于快速拼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犬型救援机器人。
背景技术
犬型救援机器人是一个模仿自然界犬科动物的具备四附肢,多自由度的复杂系统。具有对特殊地形地貌和废墟等不可知情况的适应力,在紧急救援、危险区域勘探等活动中发挥着独特能力,在未来更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犬型救援机器人在救援、危险的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在犬型救援机器人的制造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目前犬型救援机器人多以采用轮腿复合式结构,四条腿配备四个主动轮,利用电机驱动行进,行进速度慢,效率低;其次,现有的犬型救援机器人的制造材料密度大,设备整体笨重、运输不便,且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最后,制造结构的粗略,无法越过沟壑和台阶,且易发生倾覆和翻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犬型救援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犬型救援机器人,包括身体板,所述身体板由弯折板和平面板构成,所述弯折板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前附肢,且前附肢共设置有两个;
所述前附肢由前小腿、前连接件、第一舵机、第一侧部支架、第二侧部支架、第二舵机、第三舵机和第一底部支架组成,所述前小腿顶部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底部支架,所述第一底部支架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三舵机,所述第三舵机通过前连接件连接有第一舵机,且所述前连接件与第三舵机和第一舵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部支架,所述第一侧部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舵机,且第二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部支架,所述第二侧部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弯折板,所述平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后附肢,且后附肢共设置有两个;
所述后附肢由后连接件、第四舵机、第三侧部支架、第二底部支架、第五舵机、第六舵机、第三底部支架、后小腿组成,所述后小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底部支架,所述第三底部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六舵机,所述第六舵机通过后连接件连接有第四舵机,且所述后连接件与第六舵机和第四舵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侧部支架,且第三侧部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五舵机,所述第五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部支架,且第二底部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平面板的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身体板为钣金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弯折板和平面板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两端均设置有小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小腿和后小腿均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后小腿采用镂空结构,内部呈倒三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双片压制自动压粉机
- 下一篇:折弯辅助装置以及折弯试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