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维追日太阳能装置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60292.7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鞠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信元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维追日 太阳能 装置 电路 | ||
一种双维追日太阳能装置电路属于太阳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维追日太阳能装置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维追日太阳能装置电路。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部分、MCU部分、RS485通讯部分、电机控制部分、光传感器部分和脉冲捕获部分,其结构要点MCU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RS485通讯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MCU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电机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MCU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光传感器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脉冲捕获部分的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维追日太阳能装置电路。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但太阳能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维追日太阳能装置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部分、MCU部分、RS485通讯部分、电机控制部分、光传感器部分和脉冲捕获部分,其结构要点MCU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RS485通讯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MCU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电机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MCU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光传感器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脉冲捕获部分的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MCU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RS485通讯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电机控制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光传感器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和脉冲捕获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MCU部分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U1,U1的34~43脚分别与PA0~PA7端对应连接,U1的100~110脚分别与PA8~PA12端、TMS端、TCK端、PA15端对应连接,U1的46~48脚分别与PB0端、PB1端、BOOT1端对应连接,U1的133~140脚分别与PB3~PB9端对应连接,U1的69、70脚分别与PB10、PB11端对应连接,U1的73~76脚分别与PB12~PB15端对应连接,U1的26~29脚分别与PC0~PC3端对应连接,U1的44、45脚分别与PC4、PC5端对应连接,U1的96~99脚分别与PC6~PC9端对应连接,U1的111~113脚分别与PC10~PC12端对应连接,U1的7脚接PC13端;
U1的8脚分别与OSC32_IN端、晶振Y1一端、电容C9一端相连,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GND端、电容C10一端相连,电容C10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1另一端、U1的9脚相连;
U1的114~119端分别与PD0~PD5端对应连接,U1的122、123脚分别与PD6、PD7端对应连接,U1的77~86脚分别与PD8~PD15端对应连接,U1的138脚接BOOT0端;
U1的16、38、51、61、71、83、94、107、120、130、143脚接GND端,U1的17、52、39、62、72、84、95、108、121、131、144脚接+3.3V端;
U1的30脚分别与GND端、电容C14一端相连,电容C14另一端分别与+3.3V端、U1的33脚、U1的32脚相连,U1的31脚接GND端;
U1的25脚接RESET端;
U1的24脚分别与电容C45一端、晶振Y2一端相连,电容C45另一端分别与GND端、电容C12一端相连,电容C12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2另一端、U1的23脚相连;
U1的6脚分别与电容C11一端、二极管D4阴极、二极管D3阴极相连,电容C11另一端接GND端,二极管D4阳极接P3端,二极管D3阳极接+3.3V端;
U1的132脚接PG15端,U1的124~129脚分别与PG9~PG14端对应连接,U1的87~93脚分别与PG2~PG8端对应连接,U1的56、57脚分别与PG0、PG1端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信元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信元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60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六面钻自动换刀主轴机构
- 下一篇:双维追日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