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NK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9572.6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其;徐勤朴;李宝华;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一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nk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NK阀,包括阀体、阀座、球面体,阀腔内布置有伸缩杆以带动球面体动作,在阀体上设置有伸入阀腔中呈上升或下降运动的阀杆,在阀体上设有在阀杆升降过程中,使阀杆在水平方向呈90°转向的转向机构。将球面体上通过压板可拆卸的装配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周呈半圆形设计,压板具有卡住密封圈半圆形端一半以下的弧形卡勾槽,这样通过卡勾槽对密封圈形成挡位,牢固的将密封圈限定在装配台与压板之间,且在阀门关闭密封圈受压时,主要变形部为未受卡勾槽卡持的部分,保证密封圈的密封能力;在球面体的外周增加密封圈及特别设计的压板结构,能够保证密封圈与阀座密封面之间的密封能力,且后期维护只要更换密封圈即可,维护费用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NK阀。
背景技术
煤气或天燃气管道的通断控制,一般使用一台密封蝶阀、盲板阀共同作用完成,操作控制时,需要两台协调分别操作,操作不便;同时,盲板阀存在内泄漏的不安全因素,无法真正彻底的切断介质。也有采用双阀板结构,如阀杆升降带动阀板的旋转,实现阀板与阀座之间的接触密封或分离,以实现阀门的开启或关闭;但是目前的阀板与阀座之间采用直接接触式产生密封能力,而当阀板与阀座的接触密封部产生损坏,需要更换时,则只能更换整体阀板,增加维护成本,且更换起来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且密封性能好的高温NK阀。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温NK阀,包括球型的阀体,阀体内为阀腔,阀体的左侧安装有左阀座,右侧安装有右阀座;在阀体内设置有与左阀座的密封面形成配合的左球面体,及与右阀座的密封面形成配合的右球面体,在阀腔内水平方向布置有左伸缩杆、右伸缩杆,左伸缩杆的一端与左球面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右伸缩杆的一端与右球面体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阀体上设置有伸入阀腔中呈上升或下降运动的阀杆,阀杆的下端延伸到左伸缩杆、右伸缩杆之间,阀杆的上端设置有驱动阀杆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阀杆下端与左伸缩杆、右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在阀杆下降运动过程中,推动左伸缩杆、右伸缩杆沿着水平方向向外同时撑开,和在阀杆上升运动过程中,带动左伸缩杆、右伸缩杆沿水平方向向内收缩的驱动结构,在阀体上方设置有在阀杆升降过程中,使阀杆在水平方向呈90°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左球面体、右球面体的内侧外周分别设置有台阶式装配台,装配台装配有密封圈,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在装配台上,以将密封圈压定在装配台处的压板,压板外侧面的轮廓与球面体的外轮廓相适应,密封圈的外周高出球面体的外表面,且呈半圆形设计,密封圈的半圆形端与阀座的密封面接触形成密封,密封圈的根部内侧具有环形限位台,压板上开设有供限位台插入其中形成限位的环形限位槽,所述压板具有卡住密封圈半圆形端一半以下的弧形卡勾槽,压板的外周形成向外侧延伸的延伸段。
进一步地,所述阀腔内设置有上摆动体、下摆动体、左摆动体、右摆动体,上摆动体、下摆动体竖直方向布置,左摆动体、右摆动体水平方向布置;
上摆动体为内部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上锥形空间,下摆动体为内部自上而下逐渐缩口的下锥形空间;左摆动体内为供左伸缩杆穿过的水平方向布置的左让位孔,右摆动体为供右伸缩杆穿过的水平方向布置的右让位孔;
左摆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摆动体左侧下方、下摆动体左侧上方之间,右摆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摆动体右侧下方、下摆动体右侧上方之间;
上摆动体、下摆动体、左摆动体、右摆动体之间围合成封闭的装配空间,所述驱动结构处于该装配空间中;
阀体上方安装有阀盖,阀盖的下方中部向阀腔内延伸出导向筒,阀杆的下端穿过导向筒伸入装配空间中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腔内底部装配有下支撑座,在下支撑座上方装配有支撑轴;该支撑轴下端固定装配在下支撑座上,上端与下摆动体接触形成支承,在下摆动体的下方设有供支撑轴上端插入的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一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特一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9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冷式车轮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起步车况提醒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