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9300.6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卯航;罗启云;高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滇中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立式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底座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限制孔,所述限制孔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磁铁,所述限制孔的内部的吸附磁铁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柱,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远离限制孔的上方设置有限制框,所述限制框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制框的内部的复位弹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限制框的下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下端的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拉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能够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且能够便于对立式充电桩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多的通过电力驱动的车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其通过电力驱动的车辆在充电时通常会采用立式充电桩进行充电;现有的立式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且不便于对该立式充电桩进行安装,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与安装底座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限制孔,所述限制孔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磁铁,所述限制孔的内部的吸附磁铁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柱,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远离限制孔的上方设置有限制框,所述限制框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制框的内部的复位弹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限制框的下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下端的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拉柱,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限制孔的上方贯穿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上端的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放置槽与连接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制柱的外表面通过吸附磁铁与限制孔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磁铁与限制孔之间设置有黏贴胶,所述吸附磁铁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黏贴胶与限制孔的内部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限制柱与安装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柱的数量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板与承载拉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拉柱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螺钉,所述承载拉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螺钉与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限制框的内部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外表面涂有防锈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有限制框,故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向下拉动承载拉柱,使其限制框内部的连接板下降、复位弹簧形变延长,带动其连接板上的放置槽下降至适合使用者身高的位置,以方便使用者取拿放置槽中的充电插头的,且松开承载拉柱后,复位弹簧恢复形变拉动连接板上移带动放置槽中的充电插头回到原始位置,方便其下次使用,进而实现其能够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的好处,因设置有安装底座,故而可以将充电桩主体放置在预先固定好的安装底座上,随后将限制柱放置进充电桩主体上的限制孔以及安装底座上的限制孔中,同时限制柱被充电桩主体上限制孔中的吸附磁铁所吸附,让其限制柱能够固定在限制孔中,即将充电桩主体和安装底座固定在一起完成安装,进而实现其便于对该立式充电桩进行安装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立式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滇中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滇中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9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3D数码热印机
- 下一篇:火车减振器喷漆挂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