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电子皮肤及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8844.0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超;黄睿;曹林攀;林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卫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电子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皮肤领域,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电子皮肤及机器人。包括:绝缘支撑件;电容感应单元,用于与靠近电容感应单元的接地物体构成第一电容;控制电路,与电容感应单元连接,包括LC谐振电路与接地端口,其中,接地端口与大地构成第二电容,LC谐振电路包括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电容感应单元与第一节点连接;基准层,与接地端口连接,基准层与大地构成第三电容;当激励信号从第一节点输入时,得到第一震荡电路,当激励信号从第二节点输入时,得到第二震荡电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接地物体非接触式的距离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皮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电子皮肤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机器人的电子皮肤主要以接触式的电阻式电子皮肤为主,电阻式电子皮肤依靠接地物体(例如人体)与机器人接触后引起电子皮肤的形变,并向机器人的控制电路发送接触信号。但是,若接地物体不直接接触电子皮肤,电子皮肤则无法实现接地物体非接触式的距离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机器人电子皮肤及机器人,其能够基于自电容检测原理,实现接地物体非接触式的距离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电子皮肤,包括:
绝缘支撑件;
电容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表面,用于与靠近所述电容感应单元的接地物体构成第一电容;
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容感应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LC谐振电路与接地端口,其中,所述接地端口与大地构成第二电容,所述LC谐振电路包括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所述电容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基准层,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内表面,与所述接地端口连接,所述基准层与大地构成第三电容;
当激励信号从所述第一节点输入时,得到第一震荡电路,当激励信号从所述第二节点输入时,得到第二震荡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感应单元包括电容感应层,所述电容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表面,用于与靠近所述电容感应层的接地物体构成第一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感应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呈阵列式地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每相邻两个所述电容感应单元相互绝缘。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感应层包括金属片、金属板或金属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层包括接地金属片、接地金属板、接地金属涂层或机器人的接地金属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容大于所述第一电容。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如上所述的机器人电子皮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电子皮肤及机器人。其中,所述机器人电子皮肤通过电容感应单元与靠近电容感应单元的接地物体构成第一电容,控制电路包括LC谐振电路与接地端口,接地端口与大地构成第二电容,LC谐振电路包括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电容感应单元与第一节点连接,以及基准层与接地端口连接,基准层与大地构成第三电容,再通过自电容检测原理,当激励信号从第一节点输入时,得到第一震荡电路,当激励信号从第二节点输入时,得到第二震荡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来回切换第一震荡电路和第二震荡电路,并根据震荡频率计算接地物体与电容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电容式机器人电子皮肤,在接地物体靠近电容感应单元的过程中,实时精确测量接地物体与电容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机清洗剂投放组件及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绿化用植物移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