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8782.3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萍;周海涛;罗佳;任东;文利伟;饶红;曹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32;C22B15/00 |
代理公司: | 51235 绵阳市博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黎仲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炉 炉盖 温差发电装置 回收利用装置 电动伸缩杆 电源装置 冶炼余热 直角槽体 中空圆筒 再生铜 压力表 水槽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加热装置 条形槽 贯穿 排出 发电量 加热 加压 蒸汽 电量 推移 储存 发电 回收 监测 延伸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治炼炉,所述治炼炉的顶部安装有炉盖,所述炉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直角槽体,所述直角槽体顶部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中空圆筒,所述中空圆筒的底部贯穿炉盖的顶部并延伸到炉盖的内部。该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温差发电装置与水槽发电,电源装置对温差发电装置发的电进行储存再转变成稳定可使用的电进行回收使用,加热装置对治炼炉加热,压力表用于监测治炼炉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炼炉内的温度随着蒸汽的加压越来越高,温差发电装置发电量就越大,电量达到电动伸缩杆的工作值,电动伸缩杆工作将气体从条形槽排出,保证了治炼炉和电源装置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铜治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铜在人类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铜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再生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治炼再生铜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治炼炉带来的高温高热来进行治炼,而治炼炉产生的很大一部分热量往往因为挥发散热不能够作用于再生铜的治炼,现有市面上存在利用治炼过程中余热进行再次利用的装置,但往往没有进行对余热回收进行控制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余热回收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治炼炉,所述治炼炉的顶部安装有炉盖,所述炉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直角槽体,所述直角槽体顶部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中空圆筒,所述中空圆筒的底部贯穿炉盖的顶部并延伸到炉盖的内部,所述中空圆筒的外侧与直角槽体滑动连接,所述中空圆筒外侧的中部等间隔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中空圆筒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垫,所述圆环垫位于直角槽体的内部,所述中空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直角槽体右侧的顶部,所述治炼炉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温差发电装置,所述温差发电装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槽,所述治炼炉底部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治炼炉底部的右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水槽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水槽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治炼炉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槽体,所述支撑槽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电源装置,所述温差发电装置通过第一电线电连接在电源装置的充电端,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二电线电连接在电源装置的放电端,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三电线电连接在电源装置的放电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空圆筒的底部开设有槽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数量为八个。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线与第三电线为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线上串联有大电阻,所述第三电线上串联有小电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炉盖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再生铜冶炼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温差发电装置与水槽中不断流动的水流形成稳定的温差进行发电,电源装置对温差发电装置发的电进行储存再转变成稳定可使用的电进行回收使用,加热装置利用电源装置的电对治炼炉加热,节省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