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8546.1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曾一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22/10;A63B23/16;A63B21/06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郭受刚;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系统 功能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底座、滑轨和滑块,座椅固定于底座上方,滑轨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设有滑块;滑块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一根伸缩杆,伸缩杆倾斜设置,其较低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较高的一端设有脚踏板,脚踏板连接有连接绳;座椅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固定有滑轮,连接绳绕过滑轮并且另一端连接有配重装置;滑块顶部设有定位座,定位座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一个转盘,两个转盘通过穿过定位座的销轴II连接,两个转盘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把手II,把手II旋转固定在转盘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患者能坐在座椅上独自完成上肢和下肢的训练,安全性高,训练强度大,患者恢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神经科或康复科的医务人员给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偏瘫的病人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目前是使用助行器、由别人搀扶走平路或在室内扶着栏杆在专用走道上进行行走训练或上肢拉伸等功能训练。这样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训练方式需要看护,而病人无法单独训练,且容易出现摔倒,导致出现骨折等外伤的风险,安全性低下;同时训练的方式单一,且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时间长、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训练方式患者无法单独完成训练,而且恢复效果不佳、安全性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训练装置,该装置患者能坐在座椅上独自完成上肢和下肢的训练,安全性高,训练强度大,患者恢复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和底座,所述座椅通过支撑杆I固定于底座上方,还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滑轨延伸方向与座椅正对方向一致,滑轨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一根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倾斜设置,其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水平位置较高的一端设有脚踏板,两根伸缩杆对应的脚踏板朝向座椅的方向,脚踏板连接有连接绳;座椅左侧壁外表面和右侧壁外表面分别固定有滑轮,所述连接绳绕过滑轮并且连接绳相对于连接脚踏板一端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装置;所述滑块顶部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一个转盘,两个转盘相对设置,两个转盘通过穿过定位座的销轴II连接,两个转盘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把手II,所述把手II旋转固定在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两个脚踏板朝向座椅的方向并且倾斜设置,患者坐在座椅上时,双脚分别放置在脚踏板上,由于脚踏板底部连接有伸缩杆,脚踏板可沿伸缩杆朝倾斜方向伸缩,脚踏板通过连接绳连接有配重装置,由于滑轮固定在座椅侧面,连接绳绕过滑轮设置,配重装置通过连接绳使脚踏板受到朝座椅方向的拉力,在正常状态下脚踏板受到拉力会把伸缩杆拉到最长的长度;患者脚踩在脚踏板上后,用力踩脚踏板,使脚踏板受到与连接绳拉力相反方向的踩踏力,当踩踏力大于连接绳拉力时,伸缩杆受力会往回收缩长度,患者减小踩踏力后伸缩杆又伸长,如此患者的脚踩在脚踏板上往复运动进行锻炼腿部神经系统;本实用新型两个转盘相对设置并且通过销轴连接,转盘可沿销轴转动,安装时转盘轴向与患者坐在座椅上时患者正面所对的方向垂直,而且转盘上设有把手II,患者的双手分别握住把手II然后转动转盘,这样患者的手臂会随着转盘的转动进而来回往复运动进行锻炼手部的神经系统;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和定位座安装于滑块上,滑块可沿滑轨滑动,进而可以调整脚踏板和转盘与座椅之间的距离,调整好脚踏板和转盘与座椅之间的距离后把滑块固定住,使患者有个合适的运动空间。如此,患者能坐在座椅上独自完成上肢和下肢的训练,由于坐在座椅上,患者不易滑倒,安全性高,训练强度大,患者恢复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