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驱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8535.3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刘效东;张志国;王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9/10 | 分类号: | A01M29/10;A01M29/18;A01M29/12;A01M29/08;H02J7/35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驱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驱鸟器,属于驱鸟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驱鸟装置存在的驱鸟动力不足,驱鸟效果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外壳的中间设有分隔板,外壳中间设有主轴,主轴伸出到外壳顶部,主轴顶部设有多组驱鸟灯光装置,主轴穿过分隔板后与固定在分隔板上的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外壳的下部设有固定底座,外壳的下部外侧设有驱鸟剂外槽,驱鸟剂外槽与外壳内侧的驱鸟剂内槽相连通,驱鸟剂内槽上侧设有进剂通道,进剂通道外侧设有充剂堵头,主轴上铰接有超声波驱鸟机构,固定底座的上部设有控制系统,分隔板的下部设有储能电池,外壳的外侧铰接有太阳能板,外壳顶部设有防水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驱鸟器,属于驱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国际生物学规划组织(IBP)食谷鸟类工作组的调查,全世界的山鸟在一年内能够吞食1500万吨粮食,足可以养活世界9000万的人口。而且鸟类对果园的危害也不断增加。一些鸟类啄食果实,不仅直接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会使病菌在果实的伤口处大量繁殖,使许多正常的果实生病,同时,春季鸟类还会啄食嫩牙,踩坏嫁接枝条等,因此应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防治。
目前的驱鸟器普遍应用在输电线路上,往往功能较为单一,通常单纯通过灯光或声音来驱赶鸟类,但是鸟类有很强的适应性,经过适应后,单一的驱赶方式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驱鸟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驱鸟器,将多组驱鸟方式进行组合,防止鸟出现适应性,驱鸟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驱鸟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中间设有分隔板,外壳中间设有主轴,主轴伸出到外壳顶部,主轴顶部设有多组驱鸟灯光装置,主轴穿过分隔板后与固定在分隔板上的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外壳的下部设有固定底座,外壳的下部外侧设有驱鸟剂外槽,驱鸟剂外槽与外壳内侧的驱鸟剂内槽相连通,驱鸟剂内槽上侧设有进剂通道,进剂通道外侧设有充剂堵头,主轴上铰接有超声波驱鸟机构,固定底座的上部设有控制系统,分隔板的下部设有储能电池,外壳的外侧铰接有太阳能板,外壳顶部设有防水盖。
外壳和防水盖可以起到防雨水、防部分灰尘的作用,更好的保护内部元器件,分别通过顶部的驱鸟灯光装置、下部驱鸟剂和中间的超声波驱鸟机构进行组合式驱鸟,达到更好的驱鸟效果,同时动力采用太阳能板进行能量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池内,为控制系统和用电元件提供动能,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电机旋转,控制电磁阀开闭定时为驱鸟剂外槽提供驱鸟剂。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驱鸟灯光装置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固定杆,固定杆端部设有反光镜,固定杆上设有驱鸟灯,通过驱鸟灯配合反光镜进行组合灯光装置,可以更大程度的利用光来驱赶鸟。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超声波驱鸟机构包括与主轴中部铰接的横连杆,横连杆一端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横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连杆,竖连杆的下部设有与其旋转连接的滚轮,滚轮与设在分隔板的轨道相适应。超声波驱鸟机构跟随电机连接的主轴旋转,从而使得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向四周和上下空间进行声波驱鸟,实现无死角驱鸟。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轨道为螺旋升降式轨道。可以更大范围的旋转超声波发生器,提高驱鸟效果。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驱鸟剂内槽与驱鸟剂外槽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连,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来进行定时开闭。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外壳内侧设有多组扩音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驱鸟器,分别通过顶部的驱鸟灯光装置、下部驱鸟剂和中间的超声波驱鸟机构进行组合式驱鸟,防止鸟出现适应性,驱鸟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未经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