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温度检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7906.6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6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吕寅;兰永光;张胜;杨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电池 温度 检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温度检测机构,包括单体电池、环套、连接台、导线、温度传感器、检测孔,所述单体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单体电池的柱壁上套接有环套,多个所述环套通过连接台串联,所述连接台位于所述单体电池中线上部的部分比下部长,所述连接台上部为平台,设置有检测孔,根据需要以合适的密度,在所述检测孔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化为标准电信号,通过导线将电信号传递给温度测试仪。本实用新型温度测量效果好,对电池的散热影响小,有效防止脱落,且可起到稳定单体电池的效果,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锂电池温度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柱状锂电池是最早、最成熟、最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多年来,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又因为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柱状锂电池的生产工艺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得产出的柱状锂电池的一致性、安全性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相比之下,层叠式锂离子电池远远没有成熟,常见的有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甚至连尺寸、大小、极耳位置等都不统一,电池厂商所具备的生产工艺也不能满足条件,大多数以人为控制为主,电池的一致性达不到柱状锂电池的水准。如果电池的一致性达不到要求,大量电池串、并联形成的电池组的管理也将不能让每个电池的性能更好地发挥。柱状锂电池之间采用冷却液流道,流道均匀分布在电池模组中间,能让每只电芯能很好地跟水管接触。锂电池电池模组同时对电池温度进行探测,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受焦耳热、反应热、极化热等影响,会有大量热量聚集,使电池温度上升,影响电池寿命和循环效率,严重的会引起爆炸。其内部出现短路、过冲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引起爆炸。因此,有必要对锂电池的发热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消除安全隐患。目前的温度检测机构与电池的接触,容易在电动汽车使用时受颠簸、震动、撞击影响,发生脱落,影响温度检测;部分温度检测机构由于结构问题,与柱状锂电池接触时影响锂电池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温度检测机构与电池的接触,容易在电动汽车使用时受颠簸、震动、撞击影响,发生脱落,影响温度检测;部分温度检测机构由于结构问题,与柱状锂电池接触时影响锂电池的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锂电池温度检测机构,包括单体电池、环套、连接台、导线、温度传感器、检测孔,
所述单体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单体电池的柱壁上套接有环套,多个所述环套通过连接台串联,
所述连接台位于所述单体电池中线上部的部分比下部长,所述连接台上部为平台,设置有检测孔,
根据需要以合适的密度,在所述检测孔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化为标准电信号,通过导线将电信号传递给温度测试仪。
进一步地,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间隙为3—8mm。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受力均匀,温度感知准确,所述环套安装在所述单体电池柱壁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套和连接台为相同材料,一体成型,材料为导热硅脂。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孔为矩形或圆形,为了防止脱落,带有向下的斜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位于锂离子电池中心,温度测量较为准确,单体之间留有间隙和冷却流道安装控件,对电池的散热影响小;
2、本实用新型套接在锂离子电池上,有效防止脱落,且可起到稳定单体电池的效果;
3、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可根据运行工况,选择检测密度,适用不同的需求,减少成本,同时可根据相邻温度传感器的差值,精确了解单体电池运行状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7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