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底微生物附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7498.4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田梅秀;庞宗强;刘国明;唐帅;王向阳;彭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秉(山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24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底 微生物 附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底微生物附着器。所述附着器的主体为采用PVC材质制作的圆柱形筒体,其筒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侧孔,其筒体的底端是呈锯齿状的下插部;所述附着器的主体外壁和内壁上都均布有若干个颗粒状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优点:1、比重大,自沉效果好;2、锯齿状的下插部可有效降低土壤阻力,方便直接插入基底土壤,有效提高植物栽植速度和栽植固定效果;3、颗粒状的凸起,能够显著增加比表面积,有效提高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和数量;4、侧孔设计既能通过水力迁徙,使污染物与附着在主体外壁、内壁的微生物都能充分接触,又不会由于产品的安装阻碍水流、影响河道行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底微生物附着器。
背景技术
基底强化型表流湿地技术是通过采取人为改善基底微生物群落、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提高基底过滤效果等强化基底的措施,改善表流人工湿地负荷小、处理效果差等缺点的改良型表流湿地技术。基底强化型表流湿地技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基底土壤中种植挺水植物,并通过微生物群落对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既能够有效提高植物栽植的速度和栽植固定效果,又能使污染物与微生物进行充分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底微生物附着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底微生物附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器的主体为采用PVC材质制作的圆柱形筒体,其筒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侧孔,其筒体的底端是呈锯齿状的下插部。
优选的,所述附着器的主体筒壁上的侧孔设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的侧孔均沿附着器的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上层侧孔与下层侧孔交错排布。
优选的,所述附着器的主体外壁和内壁上都均布有若干个颗粒状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上层侧孔和下层侧孔的高度h2=25mm,宽度L1=8mm;所述上层侧孔顶端与附着器的主体顶端之间的距离h1=15mm;所述上层侧孔底端与下层侧孔顶端之间的距离h3=10mm;所述下层侧孔底端与下插部顶端之间的距离h4=10mm;所述下插部的高度h5=15mm。
优选的,所述附着器的主体内径为30mm,外径为34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PVC材质,比重大,自沉效果好;2、呈锯齿状的下插部可有效降低土壤阻力,方便直接插入基底土壤,在有效提高植物栽植速度和栽植固定效果的同时,能大大节省人力成本;3、主体的外壁和内壁上都均布有若干个颗粒状的凸起,能够显著增加比表面积,有效提高人工湿地基底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和数量;4、独特的侧孔设计,不仅有利于氧气的交换,还可使水流无碍穿过,如此,既能通过水力迁徙,使污染物与附着在主体外壁、内壁的微生物都能充分接触,又不会由于产品的安装阻碍水流、影响河道行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基底微生物附着器,其主体1为采用PVC 材质制作的圆柱形筒体,密度为1.38g/cm3,比重大,自沉效果好。
所述主体1的底端为呈锯齿状的下插部4,可有效降低土壤阻力,方便直接插入基底土壤,在有效提高植物栽植速度的同时,能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秉(山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秉(山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7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