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及同步式核酸等温扩增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6852.1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升启;肖瑞;荣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等温 扩增 机构 同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反应管架、光源、探测器、导向管筒;光源和探测器分别位于反应管架的两侧;反应管架上设有若干个容置槽,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入射通孔和出射通孔,来自光源的光线能够依次穿过入射通孔、容置槽、出射通孔抵达探测器;入射通孔与光源之间设置一个导向管筒,使光线仅从导向管筒的轴向射入入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利用导向管筒连接光源和反应管架,防止光源额外的光线进入容置槽造成光线干扰,同时多个容置槽同时引入光线,光照条件稳定均衡,检测结果可靠。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同步式核酸等温扩增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扩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及同步式核酸等温扩增仪。
背景技术
以核酸等温扩增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种机制的等温技术不仅诞生,而且有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过渡,正逐步在分子生物学、医学、法学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在临床和现场(point-of-care)快速诊断技术方面,核酸等温扩增技术显示了其突出的优越性。更为重要的是,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由于不需要温度变化的时间过程且摆脱了对精良仪器设备的依赖,使得我们对病原体的检测诊断得以快速并高通量的实现。
在核酸等温扩增过程中,溶液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等温扩增反应。在此过程中,利用激光周期性照射溶液,激光穿过溶液后强度减弱,通过光电池检测等仪器可获取溶液等温扩增的反应数据。
但是,在现有的核酸等温扩增仪器设备中,多个反应管容置槽对应一套光照设备,而光照设备的光线发射方向不聚焦容易造成附加的光照干涉,即部分光线穿过反应管,部分光线如光源漫反射的仅入射到反应管而无法穿过反应管到达检测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其能够避免光照设备中的入射光线仅照射进反应管而无法出射到达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式核酸等温扩增仪,其能够在一个整体的罩体内对多个容置槽中反应管的核酸进行等温扩增检测,核酸扩增干扰小、检测结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其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反应管架、光源、探测器、导向管筒;所述光源和所述探测器分别位于所述反应管架的两侧;所述反应管架上设有若干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入射通孔和出射通孔,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线能够依次穿过所述入射通孔、所述容置槽、所述出射通孔抵达所述探测器;所述入射通孔与所述光源之间设置一个导向管筒。
导向管筒位于入射通孔与光源之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向管筒的导向才通过入射通孔进入容置槽,并且,进入入射通孔的光线仅来自导向管筒,防止光源的其他光线射入造成统计上的干扰;而在反应管架上设置若干个容置槽,容置槽用于放置反应管,且每个容置槽均对应一个导向管筒、一个入射通孔和一个出射通孔,则光源的光线可同时穿过所有反应管,实现同步检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发光平板。其技术效果在于:平板状的光源光照各向均衡性强,与导向管筒匹配使用,各个容置槽内的反应管接受的光照强度一致,等温扩增检测更准确也更利于统一对比;并且,平板状的光源可对多个容置槽的反应管进行光照作用,无需移动光源逐一对各个容置槽的反应管分别照射。同时,考虑到光源的散热,平板状的光源发热和散热对核酸溶液的影响也更小更平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管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基座。其技术效果在于:反应管架用于装载反应管,其对应的入射通孔位置和出射通孔位置一般不变,但是对应的反应管尺寸却可以不一致,当反应管较小时,可以安装容置槽较小的反应管架,当反应管较大时,可以安装容置槽较大的反应管架。可拆卸的反应管架使得核酸等温扩增机构实用性更强,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反应管的检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6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纸卷纸加工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三口烧瓶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