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6208.4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红;王玉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安红 |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3/00;A63B21/05;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护理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包括外环、内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外环和内环位于同一平面,外环的直径大于内环的直径,内环位于外环环绕的空间内,外环和内环的圆形不重合,外环的圆心与内环的圆心所在的直线为L,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轴线均与直线L相重合,第一弹簧设置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之间的大间距处,第二弹簧设置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之间的小间距处,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固定连接,外环位于第二弹簧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抓手;该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可以达到对手部和全身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并且使用时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
背景技术
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
现有的康复手环一般只能达到对手部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康复锻炼效果不佳;另外,现有的手环使用时通常是产生一个弯矩使弹簧弯曲进行力量锻炼,此时弹簧在连接处容易锻炼脱离,很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可以达到对手部和全身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并且使用时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手环,包括外环、内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所述外环和内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外环的直径大于内环的直径,所述内环位于外环环绕的空间内,所述外环和内环的圆形不重合,所述外环的圆心与内环的圆心所在的直线为L,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轴线均与直线L相重合;
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之间的大间距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之间的小间距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外环位于第二弹簧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抓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环直径等于内环直径的两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弹簧的自然长度等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然长度等于外环内侧面与内环外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环内侧面设置有抓杆。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抓杆为弧形抓杆,所述弧形抓杆设置于内环位于第一弹簧一端的内侧面。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抓杆为直型抓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环结合弹簧的形式,设计出一款两用的康复手环,可以达到对手部和全身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另外,在进行锻炼时,弹簧只受到沿其中心的压力或拉力,避免了弹簧因受到弯矩而在连接处断裂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安红,未经李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6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排线管管口间距控制及管口保护装置
- 下一篇:空调挡风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