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妇科用阴道注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5645.4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0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范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朝霞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32;A61B1/3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王巍敏 |
| 地址: | 564199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妇科 阴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妇科用阴道注药装置,包括管体,管体内腔设有推注杆,推注杆与管体内壁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圈结构,管体下端固定连接有通液管,通液管远离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型腔,管体上端开口处套设有加热箱,管体外侧套设有一组扩阴板,一组扩阴板与管体之间设有用于对管体位置进行移动的滑动机构,一组扩阴板连接处设有用于对扩阴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管体下端设有用于对药液进行限流的限流机构。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注药装置,扩阴板结合调节机构使用对患者的阴道进行扩张,更加的方便医护人员的注药过程,加热箱可以对即将要进行注射的药液进行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妇科用阴道注药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妇科疾病所困扰,而不管是从预防的角度还是从治愈的角度来说,保持阴道卫生对女性告别妇科疾病都至关重要,而现有妇科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阴道注药装置将药物注入女性阴道。
但是,现有的注药装置缺少有效的对阴道进行扩张的装置,有时患者的阴道会对注药装置的注药口造成堵塞,导致药液无法注射至想要注射的位置,无法达到想要的治疗效果,同时医护人员也无法观察到患者阴道内的具体情况,无法根据情况确定准确的注药量。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医用妇科用阴道注药装置,以此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妇科用阴道注药装置,由此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妇科用阴道注药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腔设有推注杆,所述推注杆与管体内壁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圈结构,所述管体下端固定连接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远离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型腔,所述管体上端开口处套设有加热箱,所述管体外侧套设有一组扩阴板,一组所述扩阴板与管体之间设有用于对管体位置进行移动的滑动机构,一组所述扩阴板连接处设有用于对扩阴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管体下端设有用于对药液进行限流的限流机构。
优选的,所述球型腔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液小孔,所述球型腔表面覆盖有无菌层。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分别开设于管体两端侧壁内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组滑块,一组所述滑块靠近管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贯穿滑槽延伸至管体外侧,所述伸缩杆位于管体外侧的一端与扩阴板之间固定相连,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扩阴板之间固定相连,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与管体外壁之间相抵接触。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分别固定连接于扩阴板两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设有蝴蝶螺母。
优选的,所述限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管体外壁上的一组弹簧,一组所述弹簧远离管体外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位于一组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有条形杆,所述管体靠近条形杆的位置开设有内槽,所述条形杆贯穿管体侧壁延伸至内槽内侧,所述条形杆位于内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板,所述内槽靠近管体内腔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半圆板贯穿开口延伸至管体内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有扩阴板,医护人员可以将扩阴板结合调节机构使用,从而对患者的阴道进行扩张,更加的方便医护人员的注药过程,同时可以使医护人员清楚的观察到患者阴道内的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治疗;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滑动机构,使用者可以利用滑动机构调节管体的插入深度,从而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节注药的深度,确保药液准确的注射到阴道内病因部位。
本实用新型中管体上端设有加热箱,可以对即将要进行注射的药液进行加热,避免药液过于冰凉对患者造成伤害,限流机构可以在输液过程中对药液进行限流,避免药液注射速度过快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朝霞,未经范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5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