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用碳包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5449.7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旖旎;裴李恒;郝金蕾;叶旭辉;葛贤银;刘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洎能源(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24 | 分类号: | B65B1/24;B65B1/30;B65B61/24;H01M6/0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吴楠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用碳包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碳包灌装机,包括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压气缸,所述气缸安装板设有定位柱,气缸安装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气缸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辅助定位板,下压气缸的另一端与辅助定位板固定连接,辅助定位板设有下压块、第一次整形装置、第一次压实装置、第二次压实装置、第二次整形装置和固定柱,本锂电池用碳包灌装机,结构紧凑,便于操作,进料装置的两次装料均采用自动化操作,实现定量装料,同时两次压实也采用自动化作业,保证物料压实均匀,保证电池的良好性能,自动化的作业方式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约人力和工时,减少人工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用碳包灌装机。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在灌装碳包工序中,两次进料均为人工加料,通过使用勺子拾取碳包,在天平上进行称重之后,再灌入容器中,该种作业方式不但浪费极大的人力和工时,而且还存在称取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可能在称取过程中出现物料倾撒的状况,造成一定的浪费;在灌装碳包工序后,两次压实也均为人工完成,但是由于人工操作的不可控性,存在人工压实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用碳包灌装机,采用机械式进行灌装取代人工加料,通过定量套精确定量加料,节约人力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防止物料倾撒,在压实工位中,两次压实均采用气缸对物料进行压实,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效的解决物料压实不均匀的难题,明显改善电池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用碳包灌装机,包括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压气缸,所述气缸安装板设有定位柱,气缸安装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气缸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辅助定位板,下压气缸的另一端与辅助定位板固定连接,辅助定位板设有下压块、第一次整形装置、第一次压实装置、第二次压实装置、第二次整形装置和固定柱,辅助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模具安装板,模具安装板的中心设置有转盘,转盘的上表面设有弹性上模具和复位装置,弹性上模具绕复位装置设置,复位装置设有弹簧柱,模具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梅花型卡板,模具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具和旋转机构,承载板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上表面设置有传送机构安装块,转轴穿过传送机构安装块设置,传送机构安装块通过销轴与传送机构固定连接,传送机构安装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限位板,底座的一侧通过气缸安装座连接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另一端与承载板的旋转机构连接,所述下压气缸和旋转气缸通过电磁阀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通过固定板和滑槽板与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均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放置有定量套,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一送料气缸和第二送料气缸,所述第一送料气缸和第二送料气缸通过电磁阀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四根,四根定位柱均布在气缸安装板的四周,定位柱穿过气缸安装板、辅助定位板、模具安装板、承载板和底座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和轨道,轨道和电机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上模具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弹性上模具圆周均布在转盘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通过气缸安装座与整形定位气缸和旋转定位气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定位气缸和整形定位气缸的前端均设置有防晃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定位气缸和整形定位气缸通过电磁阀与外置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洎能源(洛阳)有限公司,未经双洎能源(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5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标志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