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5413.9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1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4;A63B23/08;A63B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徐玲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康复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背板和坐板,背板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杆,一号伸缩杆的一侧卡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握柄,坐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一侧卡接有底板,底板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通过支撑杆、弹簧和连接杆的设置,当人员使用时,可以握住手握柄来移动连接杆,之后通过支撑杆对弹簧的提供支撑力,让弹簧对连接杆产生的弹力让连接杆回到原位,然后再次重复该动作,从而来锻炼人员的手臂,进而达到方便人员锻炼手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内科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时,部分患者的神经损伤部位需要进行康复运动才能恢复,但目前康复运动多为传统的方式,列如散步,抬腿或在医护人员帮助下继续运动康复训练,但传统的康复方式无法完全适合所有患者,且康复训练时非常的枯燥无味,容易使神经内科康复者发生烦躁情绪,不利于康复治疗,而且也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背板和坐板,所述背板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杆,所述一号伸缩杆的一侧卡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握柄,所述坐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卡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可选的,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枕垫,所述背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卡块。
可选的,所述坐板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扶手板以坐板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坐板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卡块,所述二号卡块的一侧卡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伸缩杆。
可选的,所述二号伸缩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有二号卡块和一号卡块。
可选的,所述手握柄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手握柄和放置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置槽和手握柄均以背板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通过支撑杆、弹簧和连接杆的设置,当人员使用时,可以握住手握柄来移动连接杆,之后通过支撑杆对弹簧的提供支撑力,让弹簧对连接杆产生的弹力让连接杆回到原位,然后再次重复该动作,从而来锻炼人员的手臂,进而达到方便人员锻炼手臂的效果。
2、该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通过支撑柱和脚踏板的设置,当人员使用时,可以坐再坐板上后,双脚放在脚踏板的两侧,之后由支撑柱起到杠杆原理,让双脚来回下压脚踏板来活动踝关节和双腿,进而达到对踝关节和双腿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号卡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5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发光的磁力片组件
- 下一篇:一种换刀系统的交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