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布袋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5180.2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岳英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英烁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B01D46/0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布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布袋清灰装置,包括出风口、底板、布袋和顶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承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齿轮盘,相邻两个齿轮盘之间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上分别设有呈L形的半柱状第一击打杆,便于利用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的转动带动第一击打杆与第二击打杆不停地沿布袋的内侧壁进行转动,根据布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空气压强大小不同产生内凹的特性,使第一击打杆与第二击打杆不停地对凹陷的滤布进行击打,从而使滤布的侧壁进行类似于波浪状的抖动,清灰效果好,将灰尘抖落,且由于第一击打杆与第二击打杆皆为半圆柱状,边缘光滑,不会对滤布侧壁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尘布袋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袋式除尘器高的除尘效率是与它的除尘机理分不开的,含尘气体由除尘器下部进气管道,经导流板进入灰斗时,由于导流板的碰撞和气体速度的降低等作用,粗粒粉尘将落入灰斗中,其余细小颗粒粉尘随气体进入滤袋室,由于滤料纤维及织物的惯性、扩散、阻隔、钩挂、静电等作用,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内,净化后的气体逸出袋外,经排气管排出,滤袋上的积灰用气体逆洗法去除,清除下来的粉尘下到灰斗,经双层卸灰阀排到输灰装置,滤袋上的积灰也可以采用喷吹脉冲气流的方法去除,从而达到清灰的目的,清除下来的粉尘由排灰装置排走,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高也是与滤料分不开的,滤料性能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袋式除尘器性能的好坏和使用寿命的长短。
目前,现有的除尘布袋清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复杂,大多采用脉冲式出气使布袋瞬间膨胀将灰尘抖落,却因有数量众多的脉冲阀和喷吹管,存在易出故障、清灰时把灰尘冲到相邻布袋上,且造价高、能耗大等缺陷,而通过瞬间的拉长缩短抖动布袋除尘的方式,容易对布袋造成拉扯损伤,影响布袋的使用寿命,且利用固定板带动布袋上下跳动的过程中噪音较大,不便于对布袋进行无损伤且静音式除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布袋清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除尘布袋清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复杂,大多采用脉冲式出气使布袋瞬间膨胀将灰尘抖落,却因有数量众多的脉冲阀和喷吹管,存在易出故障、清灰时把灰尘冲到相邻布袋上,且造价高、能耗大等缺陷,而通过瞬间的拉长缩短抖动布袋除尘的方式,容易对布袋造成拉扯损伤,影响布袋的使用寿命,且利用固定板带动布袋上下跳动的过程中噪音较大,不便于对布袋进行无损伤且静音式除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布袋清灰装置,包括出风口、底板、布袋和顶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承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齿轮盘,相邻两个齿轮盘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齿轮盘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有插座,所述插座的顶端皆延伸至底板顶部并设有插槽,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安装槽内部一端的齿轮盘相连接,所述底板的正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出风口,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出风口与插座两两对应,且位于同一位置处的出风口与插座外侧的顶板与底板之间皆设有布袋,所述出风口的内侧壁底端位置处皆对称设有一对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方之间的出风口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座,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皆设有固定螺栓,且限位座的顶部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插座的顶部可拆卸插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穿插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底端设有与活动槽相配合的活塞,所述第二转杆的顶端贯穿轴承座并延伸至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一转杆外侧壁的底端位置处等间距均匀焊接有4个第一击打杆,且第一击打杆同一竖直平面位置处的第二转杆外侧壁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与第一击打杆相配合的第二击打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英烁,未经岳英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5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机械零部件缺陷的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高炉铁口富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