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4659.4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伟;庄洪举;丁松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富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B01F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 地址: | 47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加工 装置 | ||
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包括搅拌输送腔体,搅拌输送腔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搅拌输送腔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输送腔室和回转通道,回转通道的两端均与搅拌输送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既可以对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工作业,同时又可以对混合加工好的复合肥进行造粒作业的设备,一个设备可以同时进行复合肥的混合加工和造粒两个加工工艺步骤,符合现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肥造粒机是一种可以将干燥状态或湿混状态的复合肥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复合肥造粒作业是复合肥生产行业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复合肥造粒机主要由对辊挤压造粒机、圆盘造粒机和转筒造粒机,上述的几种复合肥造粒机只能进行造粒作业,工作模式单一,不符合现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因此,设计一种同时的既可以对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工作业又可以对加工好的复合肥进行造粒作业的设备,暨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既可以对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工作业,同时又可以对混合加工好的复合肥进行造粒作业的设备,一个设备可以同时进行复合肥的混合加工和造粒两个加工工艺步骤,符合现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包括搅拌输送腔体,搅拌输送腔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搅拌输送腔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输送腔室和回转通道,回转通道的两端均与搅拌输送腔室连通,搅拌输送腔体的上壳体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主轴向下穿过上壳体延伸到搅拌输送腔室的内部,第一电机的主轴上设有螺旋搅拌叶片,搅拌输送腔室的侧壁上设有加热管,回转通道内设有一个单向阀,上壳体的顶部设有连通搅拌输送腔室的第一添料管和第二添料管,第一添料管和第二添料管上均设有阀门,下壳体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与搅拌输送腔室连通,下料管上设有阀门,下料管的出口处设有滤料板,滤料板上设有若干滤料孔,下料管的侧部固定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主轴向下设置,第二电机的主轴上设有切割叶片,切割叶片位于滤料板的下侧。
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至少设有四个添料管,每个添料管均设有一个阀门。
所述所有的阀门为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为正反转减速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搅拌输送腔体,通过添料管向搅拌输送腔体内添加复合肥的原材料,将添加到搅拌输送腔体内的不同的原材料搅拌混合成复合肥;搅拌输送腔体内设有加热管,还可以通过添料管向搅拌输送腔体内输送冷气或液体等操作,满足搅拌输送腔体对复合肥加工时的干湿冷热条件下的搅拌混合作业;当复合肥的几种原料被添加到搅拌输送腔室,第一电机处于反转状态,复合肥原料被向上螺旋搅拌,向上螺旋搅拌的复合肥原料通过回转通道在搅拌输送腔室内循环搅拌,当复合肥原料通过搅拌达到复合肥的标准后,控制第一电机正转,打开下料管上的阀门,混合搅拌好的复合肥被向下螺旋搅拌,由于回转通道内设有单向阀,向下螺旋搅拌的复合肥不能从回转通道循环,复合肥产生向下的压力从下料管挤出,复合肥从下料管的滤料板挤出时被挤压成条状的复合肥,此时控制第二电机运转,第二电机驱动切割叶片转动将条状的复合肥切割成颗粒状,完成复合肥的加工造粒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的加工造粒装置,既可以对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工作业,同时又可以对混合加工好的复合肥进行造粒作业的设备,一个设备可以同时进行复合肥的混合加工和造粒两个加工工艺步骤,符合现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富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富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4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