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2244.3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草叶;王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栓塞 微球返流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包括微导管管体,微导管管体的一端设有微导管尖端,微导管管体的圆周外壁上靠近微导管尖端的一侧处开设有多个微孔,微孔内设有单向阀瓣,单向阀瓣的内部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该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可在灌注压力作用下,使流出的液体与血管壁形成一个水流涡旋,相当于一个自然屏障,能够防止微导管尖端灌注出去的微球由于压力增大出现返流,达到更加安全栓塞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较为突出的是介入治疗,在对肿瘤介入栓塞治疗时,需要用一根微导管插入到病人体内血管中,进行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腔内手术治疗。但是,目前用到的微导管,在灌注栓塞微粒球或载药微球时容易出现返流,导致非靶血管的栓塞,会引起不可逆的感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包括微导管管体,所述微导管管体的一端设有微导管尖端,所述微导管管体的圆周外壁上靠近所述微导管尖端的一侧处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内设有单向阀瓣,所述单向阀瓣的内部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微导管尖端与所述微导管管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二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微导管管体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微导管管体的圆周外壁上远离所述微导管尖端的一端焊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壁上设有防滑条纹。
优选的,所述微导管管体与所述微导管尖端的外壁上均涂有抗菌层。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瓣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密封膜,所述单向阀瓣的截面弧度为二分之一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栓塞微球返流的微导管,通过微孔的设置,由于微孔的直径要比载药微粒球的直径小,这样在进行灌注时,微粒球不能从微导管管体上的微孔处流出,但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可以从微孔流出,在灌注压力下,流出的液体与血管壁形成一个水流涡旋,相当于一个自然屏障,防止微导管尖端灌注出去的微球由于压力增大出现返流,达到更加安全栓塞的目的,解决了目前用到的微导管,在灌注栓塞微粒球或载药微球时容易出现返流,导致非靶血管的栓塞,会引起不可逆的感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瓣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导管管体;10、微孔;11、刻度线;12、微导管尖端;13、握把;130、防滑条纹;14、抗菌层;2、单向阀瓣;20、通孔;21、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2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
- 下一篇:一种倒水汤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