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1815.1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欢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绵 城市 理念 多级 沉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主要涉及城市排水领域。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置连通管,所述筒体顶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长筒状,所述筒体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顶部设置格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沉淀井单独滤网容易堵塞的情况,采用多级的过滤方式,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层层过滤,且过滤器表面积更大,更不容易被杂物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城市排水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沉淀井就是净水与蓄水的一个发生场所,通过沉淀井内的滤网将雨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连通的沉淀井将过滤后的雨水进行蓄积,当需要使用水资源对植被进行浇灌时,续存的雨水可以通过泵体抽出加以利用。
现在沉淀井主要利用金属或者塑料制品的筒状结构充当,沉淀井埋入地下,井口暴露在略低于地表处,井口处设置滤网,用于过滤雨水冲刷带来的枝叶、塑料垃圾等杂物。但是由于沉淀井一般都会布置在植被覆盖处,这就导致杂物较多,在下雨时经常会发生沉淀井井口堵塞的情况,影响城市排水的正常进行,同时使沉淀井对于雨水的积蓄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它针对沉淀井单独滤网容易堵塞的情况,采用多级的过滤方式,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层层过滤,且过滤器表面积更大,更不容易被杂物堵塞,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排水和沉淀井对于雨水的积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级沉淀井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置连通管,所述筒体通过连通管与其他所述筒体相连接,所述筒体顶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长筒状,所述过滤器自开口处向筒体内延伸,所述筒体上方地面上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顶部设置格栅,所述格栅顶部可覆草皮。
所述过滤器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底部呈圆周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底部连接同一底环,所述固定杆、底环外壁上设置滤网,所述滤网笼罩所述固定杆与底环。
所述开口处设置沉台,所述支撑环与沉台相接触。
所述支撑环底面设置密封圈。
所述支撑环顶部设置把手。
所述导流槽为混凝土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多个筒体通过连通管布设在地表之下,作为雨水的积蓄场所。在雨水降下时,沉淀井通过格栅、导流槽和过滤器对雨水进行层层过滤,对雨水冲刷而来的杂物进行阻挡。过滤器的尺寸延伸到筒体之内,增大了过滤装置的表面积,使过滤器更不易被堵塞,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排水和沉淀井对于雨水的积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筒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筒体;2、连通管;3、开口;4、过滤器;5、导流槽;6、格栅;7、支撑环;8、固定杆;9、底环;10、滤网;11、沉台;12、密封圈;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欢,未经王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1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