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发热陶瓷砖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1783.5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9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卫兵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E04F15/02;F24D13/02;H05B3/14;H05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发热 陶瓷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陶瓷砖,包括陶瓷本体,所述陶瓷本体包括下陶瓷本体、上陶瓷本体,所述下陶瓷本体上表面设有并列排布的若干第一凹槽,位于所述若干第一凹槽内设有石墨烯发热膜,每个石墨烯发热膜上均设有电极片,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上的电极片通过导线并联连接,所述上陶瓷本体上表面依次设有感温变色层、陶瓷釉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石墨烯层导电快、消耗低,可快速供暖,且并联设置,一旦局部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的房子的供暖,同时陶瓷本体上设有感温变色层,可以根据颜色变化较为直观知道瓷砖本体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陶瓷砖。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石墨烯发热原理是基于单层石墨烯的特性,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采用石墨烯电热陶瓷砖,在天冷时给人供暖,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但是陶瓷砖中的石墨烯电热膜多采用串联设置,如专利名称为一种使用石墨烯发热的发热瓷砖公告号为CN206070924U的实用新型专利,陶瓷砖内的发热层中设置有四片石墨烯发热片,四片石墨烯发热片串联。但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旦局部电路出现问题容易影响整个房间的供暖,且缺少示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供暖,同时可避免局部故障导致整体供暖故障,并具有示温功能的石墨烯发热陶瓷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烯发热陶瓷砖,包括陶瓷本体,所述陶瓷本体包括下陶瓷本体、上陶瓷本体,所述下陶瓷本体上表面设有并列排布的若干第一凹槽,位于所述若干第一凹槽内设有石墨烯发热膜,每个石墨烯发热膜上均设有电极片,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上的电极片通过导线并联连接,所述上陶瓷本体上表面依次设有感温变色层、陶瓷釉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两个,对应的石墨烯发热膜也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陶瓷本体两侧还设有利于导线出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同一侧的电极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陶瓷本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上陶瓷本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感温变色层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优选的,所述陶瓷釉层的厚度为30-3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点是:通过石墨烯层导电快、消耗低,可快速供暖,且并联设置,一旦局部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的房子的供暖,同时陶瓷本体上设有感温变色层,可以根据颜色变化较为直观知道瓷砖本体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陶瓷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陶瓷本体的俯视图。
图中,1-下陶瓷本体,2-上陶瓷本体,3-第一凹槽,4-石墨烯发热膜,5-电极片,6-感温变色层,7-陶瓷釉层,8-限位槽,9-第二凹槽,10-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卫兵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卫兵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1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自清洁抗菌陶瓷砖
- 下一篇:一种三层复合管板钛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