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潜叶蛾防冶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1396.1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9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易继平;向进;周华众;李传仁;杨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秭归县植保植检站 |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智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王玉霞 |
| 地址: | 443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潜叶蛾防冶球 | ||
一种多层潜叶蛾防冶球包括内层球及包裹在内层球外表面的外层球,所述内层球外表面粘接薄膜;外层球内部为中空腔,所述的外层球下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中空腔连通;内层球内部设有中心球,粘接胶体固定在中心球上;外层球壁由粘接胶体构成;内层球可由通孔放入外层球的中空腔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利用将潜叶蛾羽化后的成虫粘在球体表面,通过设置内、外二层球,增加了防治球的利用率,减少了化学药品的用药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粘接力粘接潜叶蛾进行防治的球,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的防冶球。
背景技术
潜叶蛾指柑橘潜叶蛾,昆虫名,属鳞翅目,潜叶潜蛾科(Phyllocnistiscitrella),在世界各大洲和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在我国,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海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上海、云南等地区柑橘园区均可发生。危害柑橘、金橘、柠檬、二月兰、构橘、四季橘、冰糖橙等植物。是一种严重的柑橘害虫。潜叶蛾幼虫为害幼芽嫩叶,个别情况会危害果实。幼虫钻入叶片表皮之下取食叶肉组织,造成蜿蜒的虫道,并在中间留下粪线。因此有鬼画符、绘图虫的俗称。被害叶片卷缩,可成为柑橘全爪螨(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的越冬场所;造成被害叶片光合效率低,易于脱落,并且有可能诱发溃疡病等侵染性病害。
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喷药的方式,其化学药物残留影响柑橘的品质,针对潜叶蛾羽化后,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杂草中,夜晚活动,趋光性强等特点,为阻止潜叶蛾排产卵,通过白色粘接球将潜叶蛾粘接,不仅有利于降低潜叶蛾发生率,还有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潜叶蛾防冶球,能利用将潜叶蛾羽化后的成虫粘在球体表面,通过设置内、外二层球,增加了防治球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防冶能飞行的其它害虫。
实现本发明目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潜叶蛾防冶球包括内层球及包裹在内层球外表面的外层球,所述内层球外表面粘接薄膜;
所述的外层球内部为中空腔,所述的外层球下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中空腔连通;
所述的内层球内部设有中心球,粘接胶体固定在中心球上;
所述的外层球壁由粘接胶体构成;
所述的内层球可由通孔放入外层球的中空腔中。
进一步讲,在所述的通孔边缘设有软性塑料固定圈。
进一步讲,所述的中心球上端连接固定绳,所述的固定绳非连接端穿过内层球壁、外层球壁。
进一步讲,在所述的中空腔内壁上喷涂润滑油。
进一步讲,所述的中心球下端连接牵拉绳,牵拉绳非连接端穿过内层球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粘接来粘接潜叶蛾(成虫,本专利对幼虫效果不明显),实现物理的灭杀方式,避免化学药品的残留;本专利有内、外二层球,当外层球表面粘满潜叶蛾成虫后,再将内层球从外层球内部拉出,然后利用内层球表面粘潜叶蛾成虫,或是直接将内层球拉出,同时使外层球与内层球表面粘成虫,从而提高了利用率,相比于单球增加粘接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参考图。
如图中,内层球1、外层球2、薄膜3、中空腔4、通孔5、软性塑料固定圈6、固定绳7、中心球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多层潜叶蛾防冶球包括内层球1及包裹在内层球1外表面的外层球2,所述内层球1外表面粘接薄膜3,外层球2、内层球1的胶水为白色,在月光作用下发亮,利于吸引潜叶蛾成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秭归县植保植检站,未经秭归县植保植检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1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