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高像素全景日夜共焦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0910.X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伍雁雄;谭海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蔡伟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像素 全景 日夜 光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高像素全景日夜共焦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光阑、后透镜组和像面,所述前透镜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本实用新型在光阑前端采用鼓型厚透镜实现光路的紧凑设计,光学系统长度仅20.439mm,满足高分辨率全景相机的小型化需求,实现了高解析、高分辨率成像,光焦度分配合理,工艺可实现性好,易于实现批量化生产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化高像素全景日夜共焦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全景光学系统由于具备超过360°×180°的超大成像视场,可以获取无死角的景物图像,这是一般光学系统或镜头无法实现的。因此,全景光学系统在安防、监控、AR/VR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全景光学系统追求超大视场、大相对孔径以及高分辨率的性能指标,现有适用于高分辨率全景相机的光学系统大多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尺寸较大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化高像素全景日夜共焦光学系统采用的透镜数量少、成像分辨率高,而且结构紧凑、光学系统长度短,有益于提升全景相机光学系统的应用水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小型化高像素全景日夜共焦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光阑、后透镜组和像面,所述前透镜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为光焦度为负的弯月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为光焦度为正的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均为光焦度为负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光焦度为正的弯月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光焦度为正的鼓型厚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双胶合透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为其中与的比值满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透镜组的光焦度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为其中与的比值满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为其中与的比值满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透镜靠近光阑的光学面为第一光学面,所述第四透镜靠近光阑的光学面为第二光学面,所述光学系统的轴上视场边缘光线在所述第一光学面的高度值为h1,所述轴外视场边缘光线在所述第二光学面的高度值为h2,其中h2/h1满足:
1.04≤h1/h2≤1.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阑与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的距离为L1,所述光阑与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的距离为L2,其中L1/L2的比值满足:
3.15≤L1/L2≤3.7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其中和满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材质为重镧火石玻璃,所述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材质为镧冕玻璃,所述第三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材质为重火石玻璃,所述第七透镜的材质为重冕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0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