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水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8271.3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雨;杨瑞波;刘德强;张志远;常文静;戴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19/00;F24D19/10;F24H8/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高荣英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水供热系统,包括热水供应装置、采暖末端装置、出水管道、回水管道、变频水泵、电动调节阀与控制器,变频水泵与电动调节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热水供应装置通过出水管道与采暖末端装置连接,回水管道包括主管、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主管的一端与采暖末端装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接,变频水泵安装于主管上,电动调节阀安装于第二支管上,第一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与热水供应装置连接,第二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与出水管道连接;通过变频水泵与电动调节阀的配合调控水流量,能够保持热水供应装置的循环水流量恒定,且使出水管道流入采暖末端装置的水流量适应采暖末端装置的用户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水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采暖末端用户要求的供水温度往往低于锅炉本体的供水温度,因此需要将锅炉本体的供水温度在输出后转换至与采暖末端装置相适应的温度。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间接连接方式,锅炉本体提供的热水进入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将锅炉本体的热水温度转换成适用于采暖末端用户要求的供水温度后再传递给采暖末端用户,因此需要设置专门的换热器,设备投资成本大,且增加了换热损耗。
我国建筑能耗已接近社会总能源消耗量的20%~30%,而其中供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份额最大。因此,降低供暖能耗有着巨大意义。供暖能耗由燃料消耗和水泵消耗电能两者决定。水泵功率与供暖系统流量的3次方成正比,要降低水泵消耗电能势必要减小系统流量。另一方面,锅炉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其循环水流量受锅炉效率及维持锅炉正常水循环的要求限制,锅炉流量调节范围较小。特别对于冷凝锅炉,要求锅炉循环水流量保持恒定,一般一台锅炉配一台循环泵,循环泵采用工频,系统流量调节性差。由此产生的两方面的矛盾需要新技术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水供热系统。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水供热系统,包括:热水供应装置、采暖末端装置、出水管道、回水管道、变频水泵、电动调节阀与控制器,所述变频水泵与所述电动调节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热水供应装置包括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入水口,所述采暖末端装置包括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入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第二入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道包括主管、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接,所述第一支管远离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支管远离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
所述变频水泵安装于所述主管上,所述电动调节阀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管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供应装置包括锅炉本体与锅炉供热装置,所述锅炉供热装置用于给所述锅炉本体供热,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入水口均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上;
所述锅炉供热装置包括锅炉燃烧器、燃料管道与燃料控制阀,所述燃料管道与所述锅炉燃烧器连接,所述燃料管道上安装有所述燃料控制阀,所述燃料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水供热系统还包括除污器,所述除污器安装于所述主管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污器位于所述变频水泵与所述采暖末端装置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流量变送器,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一入水口处,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流量变送器,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管在位于所述出水管道和电动调节阀之间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8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密封性滤芯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粉状物料的排铁屑装置